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德育的引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导言 | 第9-17页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缘起 | 第9页 |
2、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二)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7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3、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1、青年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青年观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3、德育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1、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第21-23页 |
2、马克思主义德育观 | 第23-26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三、习近平青年观概述 | 第27-46页 |
(一)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渊源 | 第27-31页 |
1、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 第27-29页 |
2、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29-31页 |
(二)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 第31-41页 |
1、关于青年目标 | 第31-35页 |
2、关于青年培养标准 | 第35-38页 |
3、关于青年工作 | 第38-41页 |
(三)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特点 | 第41-45页 |
1、继承性 | 第42页 |
2、实践性 | 第42-43页 |
3、前瞻性 | 第43-44页 |
4、科学性 | 第44-45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四、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德育的引领 | 第46-72页 |
(一)高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构建问题分析 | 第46-51页 |
1、高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2、影响高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构建的因素 | 第49-51页 |
(二)高校德育面临的任务 | 第51-54页 |
1、更好地发挥个体性功能 | 第51-52页 |
2、更好地发挥社会性功能 | 第52-53页 |
3、更好地发挥教育性功能 | 第53-54页 |
(三)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德育的引领路径 | 第54-71页 |
1、认识高校德育地位 | 第54-56页 |
2、把握高校德育原则 | 第56-59页 |
3、转变高校德育工作者角色 | 第59-61页 |
4、改进高校德育方法 | 第61-64页 |
5、突出高校德育重点内容 | 第64-68页 |
6、构建全方位高校德育模式 | 第68-71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