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及其启示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第9-15页 |
| (一)学术不端行为综述研究的文献 | 第9-12页 |
| (二)国外相关国家治理机制的文献 | 第12-14页 |
| (三)我国治理机制研究的文献 | 第14-15页 |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15-16页 |
| (一)研究视角 | 第15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6页 |
| (一)研究特色 | 第16页 |
| (二)创新之处 | 第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注释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及原因 | 第18-27页 |
| 一、学术不端行为及其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 (一)国内研究 | 第18页 |
| (二)国外研究 | 第18-20页 |
|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 | 第20-23页 |
| (一)不同研究阶段不端行为的表现 | 第20-21页 |
| (二)不同研究主体不端行为的表现 | 第21-23页 |
| 三、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 | 第23-25页 |
| (一)文化层面 | 第23页 |
| (二)伦理层面 | 第23-24页 |
| (三)制度层面 | 第24-25页 |
| (四)法律层面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注释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国外代表性国家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机制 | 第27-38页 |
| 一、国外代表性国家的治理理念 | 第27-29页 |
| (一)伦理:重在预防 | 第27-28页 |
| (二)制度:加强管理 | 第28页 |
| (三)法律:形成约束 | 第28-29页 |
| 二、国外代表性国家的治理机制 | 第29-33页 |
| (一)美洲代表性国家 | 第29-31页 |
| (二)欧洲代表性国家 | 第31-32页 |
| (三)亚洲代表性国家 | 第32-33页 |
| 三、国外代表性国家治理机制的比较研究 | 第33-36页 |
| (一)相同点 | 第33-34页 |
| (二)差异性 | 第34-35页 |
| (三)互补性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注释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国外治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5页 |
| 一、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 | 第38-39页 |
|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隐蔽性 | 第38页 |
| (二)学术不端类型的多样化 | 第38-39页 |
| (三)管理形式化 | 第39页 |
| (四)受利益驱动 | 第39页 |
| 二、合理的借鉴 | 第39-44页 |
| (一)加强学术诚信教育 | 第40页 |
| (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 第40-42页 |
| (三)加大监督处罚力度 | 第42-43页 |
| (四)建立伦理和法律对接机制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页 |
| 注释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