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8页
    1.3 研究方法的选择及路径第8-9页
    1.4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5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5.1 期刊文献第10-11页
        1.5.2 博、硕士论文第11-12页
    1.6 “后现代课程观”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第2章 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课程观的比较第14-17页
    2.1 课程的组织要素第14页
    2.2 教学目标的设置第14-15页
    2.3 学生的学习过程第15页
    2.4 教师的教学过程第15-17页
第3章 后现代课程观中相关理论的剖析第17-19页
    3.1 自组织理论第17页
    3.2 建构主义第17页
    3.3 对话教学第17-18页
    3.4 课程生成性第18-19页
第4章 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生物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第19-39页
    4.1 教学目标的设置第19-22页
    4.2 教学内容的选取第22-24页
    4.3 教学过程——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过程第24-39页
        4.3.1 “核酸”教学过程第25-26页
        4.3.2 “细胞的结构与类型”教学过程第26-30页
        4.3.3 “细胞核”教学过程第30-34页
        4.3.4 “ATP”教学过程第34-39页
第5章 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总结第39-42页
    5.1 后现代课程观与新课程标准第39页
    5.2 教学目标的设置第39-40页
    5.3 教学内容的选择第40页
    5.4 教学过程的设计第40页
    5.5 不足之处反思第40-42页
附录一第42-46页
附录二第46-51页
附录三第51-54页
附录四第54-57页
附录五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
下一篇:采用自制物理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概念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