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论文的总体框架及研究流程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公务员培训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工具 | 第14-24页 |
2.1 公务员培训的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1 公务员培训的界定 | 第14页 |
2.1.2 公务员培训的分类 | 第14-15页 |
2.1.2 公务员培训系统的内涵 | 第15-17页 |
2.1.4 国外公务员培训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2.1.5 国内公务员培训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工具 | 第19-23页 |
2.2.1 传统管理阶段的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的理论 | 第20页 |
2.2.3 系统管理阶段的理论 | 第20-21页 |
2.2.4 成熟阶段的理论-能力本位理论的诞生 | 第21-22页 |
2.2.5 本研究的理论工具-能力本位培训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公务员培训系统构建 | 第24-42页 |
3.1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国外公务员培训分析及借鉴意义 | 第24-28页 |
3.1.1 法国公务员培训经验的分析 | 第24-25页 |
3.1.2 英国公务员培训经验的分析 | 第25-26页 |
3.1.3 美国公务员培训经验的分析 | 第26-28页 |
3.1.4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国外公务员培训的借鉴意义 | 第28页 |
3.2 国内公务员培训现状 | 第28-29页 |
3.3 构建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的意义 | 第29-30页 |
3.4 构建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的原则 | 第30-31页 |
3.5 构建我国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 | 第31-36页 |
3.5.1 我国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模型 | 第31-32页 |
3.5.2 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32-33页 |
3.5.3 培训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3.5.4 确定培训目标 | 第34页 |
3.5.5 选择培训内容 | 第34页 |
3.5.6 选择培训师资 | 第34页 |
3.5.7 设计培训方案 | 第34-35页 |
3.5.8 实施培训方案 | 第35页 |
3.5.9 培训结果转化 | 第35页 |
3.5.10 培训结果评价 | 第35-36页 |
3.5.11 培训结果反馈 | 第36页 |
3.6 构建我国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的主要措施 | 第36-41页 |
3.6.1 树立全新的公务员培训理念 | 第36-37页 |
3.6.2 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3.6.3 拓宽培训渠道,建立多层次培训网络 | 第38-39页 |
3.6.4 培训内容科学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发展 | 第39页 |
3.6.5 完善培训评估机制 | 第39-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构建中山市国家税务局高效能力培训系统的探讨 | 第42-51页 |
4.1 中山市国家税务局公务员培训现状 | 第42-45页 |
4.2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构建中山市国家税务局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的意义 | 第45-46页 |
4.3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构建中山市国家税务局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的基本原则 | 第46页 |
4.4 构建中山市国家税务局公务员高效能力培训系统 | 第46-50页 |
4.4.1 构建模型 | 第46-47页 |
4.4.2 构建中山市国家税务局高效能力培训系统 | 第47-49页 |
4.4.3 培训模型应用实例-税务干部会计电算化培训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1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