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1.1 水芹 | 第9-13页 |
1.1.1 水芹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 第9-11页 |
1.1.2 水芹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 第11-12页 |
1.1.3 水芹的品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1.4 水芹的加工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 果蔬保鲜技术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2.1 简易贮藏保鲜 | 第13-14页 |
1.2.2 低温冷藏保鲜法 | 第14页 |
1.2.3 气调贮藏保鲜 | 第14-15页 |
1.2.4 真空贮藏保鲜 | 第15-16页 |
1.2.5 防腐保鲜剂保鲜 | 第16-17页 |
1.2.6 辐射贮藏保鲜 | 第17-18页 |
1.3 烹饪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 第18-22页 |
1.3.1 烹饪对蔬菜色泽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2 烹饪对蔬菜质地的影响 | 第19页 |
1.3.3 烹饪对蔬菜风味的影响 | 第19页 |
1.3.4 烹饪对蔬菜食用品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5 烹饪对蔬菜营养和功能品质的影响 | 第20-22页 |
1.4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2-23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品质的影响 | 第23-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3.1 烹饪方法 | 第24-25页 |
2.3.2 烹饪样品处理 | 第25页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5-30页 |
2.4.1 感官品质的测定 | 第25页 |
2.4.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2.4.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2.4.4 Vc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4.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2.4.6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2.4.7 总酚含量测定 | 第28页 |
2.4.8 DPPH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2.4.9 水芹对油脂吸附测定 | 第28页 |
2.4.10 水芹对胆固醇吸附的测定 | 第28-29页 |
2.4.11 水芹对重金属镉、铅的最大束缚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4.12 水芹对重金属镉、铅的最小束缚浓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30-40页 |
2.6.1 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2.6.2 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31-34页 |
2.6.3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34-36页 |
2.6.4 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理化指标的影响 | 第36-40页 |
2.7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品质的影响 | 第42-5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4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2-4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3.3.1 贮藏样品处理 | 第43页 |
3.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43-44页 |
3.4.1 感官指标的测定 | 第43-44页 |
3.5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3.6.1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44-47页 |
3.6.2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47-50页 |
3.6.3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50-53页 |
3.7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品质的影响 | 第54-64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54页 |
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4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4.3.1 样品处理 | 第54-55页 |
4.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55页 |
4.5 数据分析 | 第55页 |
4.6 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4.6.1 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55-57页 |
4.6.2 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57-59页 |
4.6.3 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理化指标的影响 | 第59-63页 |
4.7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