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云南景迈大寨勐本社傣族聚落乡土民居“重生”之路探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3页
        1.1.2 选题的缘由第13-14页
        1.1.3 选题的意义第14页
        1.1.4 选题的目的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相关动态第14-17页
        1.2.1 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内关于聚落乡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第16-17页
    1.3 课题研究方案第17-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2 研究框架第19页
        1.3.3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景迈大寨勐本社民居形态研究第21-39页
    2.1 勐本社概况第21-28页
        2.1.1 自然景观第21-22页
        2.1.2 聚落的历史沿革第22-24页
        2.1.3 宗教观念第24页
        2.1.4 经济变迁第24页
        2.1.5 村落民俗民风第24-26页
        2.1.6 聚落的风貌概况第26-27页
        2.1.7 选取景迈大寨勐本社的原因第27-28页
    2.2 勐本社傣族传统民居空间构成第28-31页
        2.2.1 架空层第29页
        2.2.2 生活起居第29-31页
    2.3 勐本社傣族传统民居结构与构造浅析第31-34页
        2.3.1 建筑尺度第31-32页
        2.3.2 建筑的架构体系和用料分析第32-34页
    2.4 勐本社傣族传统民居形成因素初探第34-37页
        2.4.1 地形条件第35页
        2.4.2 气候环境第35-36页
        2.4.3 建筑材料第36页
        2.4.4 经济形态第36-37页
        2.4.5 生活习俗第37页
    2.5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景迈大寨勐本社民居居住情况调研第39-47页
    3.1 勐本社民居居住情况调研第39-43页
        3.1.1 勐本社民居现有建筑类型调查第39-42页
        3.1.2 勐本社民居居住情况调研第42-43页
    3.2 勐本社民居出现的问题第43-46页
        3.2.1 传统型民居第43-44页
        3.2.2 改良型传统民居第44-45页
        3.2.3 现代型民居第45页
        3.2.4 选取改造单体的原则第45-46页
    3.3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勐本社傣族乡土民居改造的重点难点及其策略第47-63页
    4.1 勐本社傣族乡土民居发展前景及其价值探讨第47-49页
        4.1.1 勐本社乡土民居发展前景探讨第47-48页
        4.1.2 勐本社乡土民居重生的价值探讨第48-49页
    4.2 传统型民居第49-53页
    4.3 改良型传统民居第53-55页
    4.4 现代型型民居第55-58页
    4.5 整体风貌的控制策略第58-59页
    4.6 案例分析第59-61页
    4.7 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勐本社傣族传统民居改造与更新实践性设计研究第63-91页
    5.1 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第63-71页
    5.2 改良型传统民居改造设计第71-74页
    5.3 现代民居改造设计第74-77页
    5.4 勐本社民居更新设计研究第77-87页
        5.4.1 更新设计的理念第77-78页
        5.4.2 更新设计的思路第78页
        5.4.3 更新设计方案第78-87页
    5.5 勐本社傣族民居更新设计带来的一些启示第87-88页
    5.6 小结第88-91页
结语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致谢第97-99页
附录A 勐本社聚落民居测绘图纸第99-105页
附录B 勐本社聚落民居入户调查表第105-123页
附录C 勐本社村落环境景观调研表第123-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景区景前区的功能布局与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研究--以景真避暑山庄为例
下一篇:防屈曲耗能支撑加固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