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1.1 花生概况 | 第10-11页 | 
| 1.1.1 花生的起源和分布 | 第10页 | 
| 1.1.2 花生属植物的分类 | 第10-11页 | 
| 1.2 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 1.3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 第11-14页 | 
| 1.3.1 DNA 多态性研究 | 第11-12页 | 
| 1.3.2 常见的几种分子标记 | 第12-13页 | 
| 1.3.3 常见几种 DNA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第13-14页 | 
| 1.4 SSR 分子标记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 1.4.1 花生遗传图谱构建 | 第14-16页 | 
| 1.4.2 花生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6-17页 | 
| 1.4.3 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7-18页 | 
| 1.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18-19页 | 
| 1.5.1 亲本的选择 | 第18页 | 
| 1.5.2 作图群体的构建 | 第18页 | 
| 1.5.3 分子标记的筛选 | 第18-19页 | 
| 1.5.4 连锁分析 | 第19页 | 
| 1.5.5 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 | 第19页 | 
| 1.6 QTL 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1.6.1 数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1.6.2 QTL 定位的必要条件 | 第20页 | 
| 1.6.3 QTL 定位的原理 | 第20页 | 
| 1.6.4 QTL 定位的方法 | 第20页 | 
| 1.6.5 花生重要性状 QTL 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1.6.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27页 | 
| 2.1 花生重组自交系(白沙 1016×A.monticola)的构建 | 第22页 | 
| 2.1.1 亲本特征 | 第22页 | 
| 2.1.2 RIL 群体的构建 | 第22页 | 
| 2.2 性状考查 | 第22-23页 | 
| 2.3 研究用到的 SSR 引物 | 第23页 | 
| 2.4 SSR 分子标记筛选 | 第23-26页 | 
| 2.4.1 花生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浓度检测 | 第23-24页 | 
| 2.4.2 PCR 扩增 | 第24页 | 
| 2.4.3 PCR 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24-26页 | 
| 2.4.4 电泳结果的赋值和统计 | 第26页 | 
| 2.4.5 SSR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6页 | 
| 2.5 QTL 定位 | 第26-2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 3.1 SSR 引物多态性分析 | 第27页 | 
| 3.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7-31页 | 
| 3.3 QTL 定位 | 第31-38页 | 
| 4 讨论 | 第38-42页 | 
| 4.1 SSR 遗传图谱 | 第38-39页 | 
| 4.2 产量相关性状的 QTL | 第39-41页 | 
| 4.2.1 不同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的 QTL | 第39-40页 | 
| 4.2.2 有关 Lg19 上的标记 ARS445 的新发现 | 第40页 | 
| 4.2.3 遗传连锁图谱上有 5 个 QTL 分布密集区 | 第40-41页 | 
| 4.3 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