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1.1 芒果炭疽病研究概括 | 第10页 |
1.2 芒果炭疽病的防治 | 第10-12页 |
1.2.1 选育抗病品种 | 第10页 |
1.2.2 农业防治 | 第10-11页 |
1.2.3 生物防治 | 第11页 |
1.2.4 化学防治 | 第11-12页 |
1.3 防治芒果炭疽病的主要杀菌剂及作用机制 | 第12-13页 |
1.3.1 保护性杀菌剂 | 第12页 |
1.3.2 内吸性杀菌剂 | 第12-13页 |
1.4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 | 第13-14页 |
1.4.1 抗药性现状及利用 | 第13-14页 |
1.4.2 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 第14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2.1 材料 | 第16-17页 |
2.1.1 病原菌和寄主 | 第16页 |
2.1.2 培养基及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1.3 供试药剂 | 第16-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22页 |
2.2.1 病害调查 | 第17-18页 |
2.2.2 病原菌鉴定 | 第18-19页 |
2.2.3 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 第19页 |
2.2.4 九种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19页 |
2.2.5 病原菌对六种药剂的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 | 第19-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58页 |
3.1 芒果炭疽病病害发生情况 | 第22页 |
3.2 试验病原菌样本的采集和分离 | 第22-23页 |
3.3 芒果炭疽病菌形态特征 | 第23页 |
3.4 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测定及不同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3-32页 |
3.4.1 不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及咪鲜胺对不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4-25页 |
3.4.2 不同菌株对吡咯醚菌酯敏感性及吡咯醚菌酯对不同菌株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5-26页 |
3.4.3 不同菌株对丙环唑的敏感性及丙环唑对不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6页 |
3.4.4 不同菌株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及苯醚甲环唑对不同菌株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6-27页 |
3.4.5 不同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及嘧菌酯对不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3.4.6 不同菌株对甲基硫菌灵敏感性及甲基硫菌灵不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3.4.7 不同菌株对百菌清的敏感性及百菌清对不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3.4.8 不同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及代森锰锌对不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30-31页 |
3.4.9 不同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及多菌灵对不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3.5 不同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比较 | 第32-34页 |
3.6 病原菌对药剂的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 | 第34-58页 |
3.6.1 病原菌的抗药性测定 | 第34-45页 |
3.6.2 抗药突变菌株的抗药遗传稳定性 | 第45-50页 |
3.6.3 抗药突变菌株和原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第50-5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8-61页 |
4.1 结论 | 第58-59页 |
4.1.1 药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58页 |
4.1.2 芒果炭疽病菌对药剂的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 | 第58-59页 |
4.2 讨论 | 第59-61页 |
4.2.1 芒果炭疽病抗药性现状和风险评估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