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地表水资源及水质现状概况 | 第12-13页 |
1.2 微污染水水质特点及主要污染物质 | 第13-15页 |
1.2.1 微污染水水质特点 | 第13-14页 |
1.2.2 微污染水中主要污染物质 | 第14-15页 |
1.3 针对微污染饮用原水的处理工艺 | 第15-18页 |
1.3.1 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 | 第15-17页 |
1.3.2 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 | 第17-18页 |
1.4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的应用研究 | 第18-21页 |
1.4.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中研究 | 第18-20页 |
1.4.2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1-23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1-22页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设计 | 第23-31页 |
2.1 试验装置 | 第23-29页 |
2.1.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及装置参数 | 第23-26页 |
2.1.2 “BAF+常规处理工艺”试验工艺流程及装置参数 | 第26-27页 |
2.1.3 示范工程工艺流程及装置 | 第27-29页 |
2.2 试验原水水质分析 | 第29页 |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中置曝气生物处理工艺效能优化研究 | 第31-49页 |
3.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启动研究 | 第31-36页 |
3.1.1 自然挂膜启动试验研究 | 第31-33页 |
3.1.2 接种挂膜启动试验研究 | 第33-36页 |
3.2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混凝剂投加优化研究 | 第36-40页 |
3.2.1 研究思路 | 第36-38页 |
3.2.2 混凝剂投加优化试验研究 | 第38-40页 |
3.3 中置 BAF 气水比优化研究 | 第40-43页 |
3.3.1 不同气水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 第40-42页 |
3.3.2 在 0.3 和 0.4 气水比下对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研究 | 第42-43页 |
3.4 汛期投加高锰酸钾技术研究 | 第43-47页 |
3.4.1 汛期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净水分析 | 第43-45页 |
3.4.2 高锰酸钾投加位置分析 | 第45页 |
3.4.3 高锰酸钾投加量优化研究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中置 BAF 工艺与“BAF+常规处理”工艺在汛期运行效果对比研究 | 第49-62页 |
4.1 净水效果对比分析 | 第49-56页 |
4.1.1 中置 BAF 工艺净水效果 | 第50-53页 |
4.1.2 BAF+常规工艺净水效果 | 第53-56页 |
4.2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情况分析 | 第56-59页 |
4.2.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周期确定 | 第57-58页 |
4.2.2 前置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周期确定 | 第58-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中置生物滤池示范工程生产试验效果探究 | 第62-67页 |
5.1 氨氮去除效果 | 第62-63页 |
5.2 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 | 第63-64页 |
5.3 CODMn 去除效果 | 第64-65页 |
5.4 锰去除效果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7-70页 |
1 结论 | 第67-68页 |
2 建议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