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1.1 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 第7-8页 |
1.1.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我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 第8页 |
1.1.3 研究扬州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1 产业政策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产业政策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产业政策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4页 |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14页 |
2.1.2 产业政策的概念 | 第14页 |
2.2 产业政策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第15页 |
2.3 产业政策内容、特征及实施方法 | 第15-18页 |
2.3.1 产业政策的内容 | 第15-16页 |
2.3.2 产业政策的特征 | 第16-17页 |
2.3.3 产业政策的实施方法 | 第17-18页 |
3 扬州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作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8-30页 |
3.1 扬州市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作用 | 第18-25页 |
3.1.1 强化规划引导,重视政策引领 | 第18-20页 |
3.1.2 加大服务力度,招引和推进重大项目 | 第20-21页 |
3.1.3 推进平台建设,强化公共服务 | 第21-22页 |
3.1.4 鼓励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 第22页 |
3.1.5 着眼应用市场,推广示范工程 | 第22-23页 |
3.1.6 狠抓招商引智,加强产学研合作 | 第23-25页 |
3.2 扬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3.2.1 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 第25页 |
3.2.2 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 | 第25-26页 |
3.2.3 集聚了相关支撑要素 | 第26页 |
3.2.4 形成了一批特色园区 | 第26-27页 |
3.2.5 增强了行业影响力 | 第27页 |
3.3 扬州市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作用所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3.3.1 产业选择宽泛,无法形成资源供给的合力 | 第27-28页 |
3.3.2 产业布局杂乱,规划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第28页 |
3.3.3 扶持政策笼统,定向性作用发挥不明显 | 第28-29页 |
3.3.4 缺少预警机制,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 | 第29-30页 |
4 国内外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0-38页 |
4.1 国外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0-33页 |
4.1.1 美国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0-32页 |
4.1.2 韩国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2-33页 |
4.1.3 印度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3页 |
4.2 我国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3-36页 |
4.2.1 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4页 |
4.2.2 杭州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4-35页 |
4.2.3 江西新余发展光伏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5-36页 |
4.3 国内外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经验总结 | 第36-38页 |
5 扬州市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 第38-44页 |
5.1 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引领 | 第38-40页 |
5.1.1 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再认识 | 第38页 |
5.1.2 因地制宜地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38-39页 |
5.1.3 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规划 | 第39-40页 |
5.1.4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性引领 | 第40页 |
5.2 构建与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体系 | 第40-42页 |
5.2.1 产业结构政策 | 第40-41页 |
5.2.2 产业技术政策 | 第41-42页 |
5.2.3 产业组织政策 | 第42页 |
5.3 把握和探索政策的实施力度及方式 | 第42-44页 |
5.3.1 正确选择政策实施的时机和力度 | 第42-43页 |
5.3.2 合理运用激励手段和方式 | 第43页 |
5.3.3 积极探索政策实施的多种方式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