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内关于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关于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13-15页
        1.3.1 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第13-14页
        1.3.2 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第14页
        1.3.3 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过程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过程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第17-23页
    2.1 理论基础第17-18页
        2.1.1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第17页
        2.1.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第17-18页
        2.1.3 杜宾斯基的APOS理论第18页
        2.1.4 学习迁移理论第18页
    2.2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3页
        2.2.1 数学语言第18-21页
        2.2.2 数学语言能力第21页
        2.2.3 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第21-23页
第3章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调查研究第23-33页
    3.1 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工具第23-24页
        3.1.1 研究的目的第23页
        3.1.2 研究的方法第23页
        3.1.3 研究的工具第23-24页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4-29页
        3.2.1 高中生对数学学科的态度第24-25页
        3.2.2 高中生对数学语言及其转换的重视程度第25-26页
        3.2.3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中存在的障碍第26页
        3.2.4 高中生数学符号语言联想转换情况第26-28页
        3.2.5 高中生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情况第28-29页
    3.3 访谈结果分析第29-33页
        3.3.1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第29-30页
        3.3.2 师生对数学语言及其转换态度的原因分析第30页
        3.3.3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障碍的原因第30-31页
        3.3.4 师生关于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培养的建议第31-33页
第4章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培养途径第33-49页
    4.1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第33-40页
        4.1.1 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第33-35页
        4.1.2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第35-40页
    4.2 在数学命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第40-44页
        4.2.1 数学命题的基本特征第40-41页
        4.2.2 在数学命题教学中培养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第41-44页
    4.3 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第44-49页
        4.3.1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第44-45页
        4.3.2 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第45-49页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49-51页
    5.1 研究结论第49页
    5.2 研究展望第49-51页
附录第51-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课程改革前后“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基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分析
下一篇:陕北地区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以延安市吴起县第一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