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关于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关于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3-15页 |
1.3.1 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 | 第13-14页 |
1.3.2 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 | 第14页 |
1.3.3 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过程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过程 | 第15-17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第17页 |
2.1.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1.3 杜宾斯基的APOS理论 | 第18页 |
2.1.4 学习迁移理论 | 第18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3页 |
2.2.1 数学语言 | 第18-21页 |
2.2.2 数学语言能力 | 第21页 |
2.2.3 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 第21-23页 |
第3章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调查研究 | 第23-33页 |
3.1 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工具 | 第23-24页 |
3.1.1 研究的目的 | 第23页 |
3.1.2 研究的方法 | 第23页 |
3.1.3 研究的工具 | 第23-24页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9页 |
3.2.1 高中生对数学学科的态度 | 第24-25页 |
3.2.2 高中生对数学语言及其转换的重视程度 | 第25-26页 |
3.2.3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中存在的障碍 | 第26页 |
3.2.4 高中生数学符号语言联想转换情况 | 第26-28页 |
3.2.5 高中生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情况 | 第28-29页 |
3.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3.3.1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 第29-30页 |
3.3.2 师生对数学语言及其转换态度的原因分析 | 第30页 |
3.3.3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障碍的原因 | 第30-31页 |
3.3.4 师生关于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培养的建议 | 第31-33页 |
第4章 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培养途径 | 第33-49页 |
4.1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 第33-40页 |
4.1.1 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 | 第33-35页 |
4.1.2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 第35-40页 |
4.2 在数学命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 第40-44页 |
4.2.1 数学命题的基本特征 | 第40-41页 |
4.2.2 在数学命题教学中培养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 第41-44页 |
4.3 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 第44-49页 |
4.3.1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 | 第44-45页 |
4.3.2 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 第45-4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