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数学新课程的改革背景 | 第8-10页 |
1.2 选题的确立 | 第10-11页 |
1.3 问题的阐述 | 第11页 |
1.4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我国《标准》和《大纲》的比较研究 | 第12-13页 |
2.2 我国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研究 | 第13-14页 |
2.3 国内外高中“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的比较研究 | 第14-15页 |
2.4 述评 | 第15-16页 |
第3章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第16-18页 |
3.1 研究过程 | 第16-1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4章 《标准》与《大纲》中“统计与概率”内容设置比较研究 | 第18-38页 |
4.1 《标准》与《大纲》中“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的比较 | 第18-25页 |
4.1.1 “统计与概率”整体结构的比较 | 第18-21页 |
4.1.2 “概率”内容知识点的比较 | 第21-22页 |
4.1.3 “统计”内容知识点的比较 | 第22-24页 |
4.1.4 “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内容知识点的比较 | 第24-25页 |
4.2 《标准》与《大纲》中“统计与概率”教学要求的比较 | 第25-38页 |
4.2.1 “概率”教学要求的比较 | 第27-29页 |
4.2.2 “统计”教学要求的比较 | 第29-35页 |
4.2.3 “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教学要求的比较 | 第35-38页 |
第5章 总结 | 第38-46页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38-40页 |
5.1.1 “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方面的特点 | 第38-39页 |
5.1.2 “统计与概率”教学要求方面的特点 | 第39-40页 |
5.2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建议 | 第40-45页 |
5.2.1 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41-42页 |
5.2.2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构建有效课堂 | 第42-43页 |
5.2.3 强化统计方法的学习和随机思维的培养 | 第43-44页 |
5.2.4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 第44页 |
5.2.5 注重揭示统计和概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44-45页 |
5.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