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基于社区心理学理念的学校心理干预研究—团体辅导在高中生自我干预中的应用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引言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21页
    2.1 社区心理学及基于其理念的学校心理干预第11-13页
        2.1.1 社区及社区心理学第11页
        2.1.2 社区心理学理念在学校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第11-13页
    2.2 团体辅导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第13-17页
        2.2.1 团体辅导的概念第13页
        2.2.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第13-14页
        2.2.3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第14-15页
        2.2.4 团体辅导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2.2.5 团体辅导的干预方式第16页
        2.2.6 分享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2.3 自我概念的概念界定及其发展第17-20页
        2.3.1 自我概念的概念第17页
        2.3.2 自我概念的基本理论第17页
        2.3.3 自我概念的发展状况第17-18页
        2.3.4 自我概念的相关心理成份第18-19页
        2.3.5 自我概念的干预措施第19-20页
    2.4 团体心理辅导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3.研究问题及思路第21-24页
    3.1 研究目的及问题第21页
    3.2 研究意义第21-22页
    3.3 研究假设第22页
    3.4 研究对象及工具第22-23页
    3.5 研究程序第23-24页
4.干预研究第24-35页
    4.1 研究一:重点学校高中生自我概念基本情况调查第24-25页
        4.1.1 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第24页
        4.1.2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4-25页
    4.2. 研究二: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概念进行的干预研究第25-32页
        4.2.1 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第25-26页
        4.2.2 实施干预第26页
        4.2.3 干预活动示例第26-29页
        4.2.4 团体辅导结束第29-30页
        4.2.5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4.3 研究三:学校团体心理干预评价第32-35页
        4.3.1 研究目的第32-33页
        4.3.2 研究方法第33页
        4.3.3 团体干预后对个别学生访谈第33-34页
        4.3.4 团体干预后教师反映第34-35页
5.讨论第35-40页
    5.1 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第35-36页
    5.2 学校基于社区心理学理念提供的支持第36-37页
    5.3 关于高中生自我概念的特点第37页
    5.4 团体辅导的分享功能第37-38页
    5.5 对团体心理辅导提高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建议第38-40页
6.结论第40-42页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第40页
    6.2 本研究需要改进之处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约瑟夫·奈软权力思想研究
下一篇:声音情绪的跨文化识别研究--以汉语、藏语和维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