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界定 | 第14-16页 |
1.2.1 信贷配给概念 | 第14-15页 |
1.2.2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下的农村信贷配给研究理论综述 | 第20-27页 |
2.1 信贷配给理论回顾 | 第20-23页 |
2.2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回顾 | 第23-24页 |
2.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融资相结合的研究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下信贷需求调查数据分析 | 第27-34页 |
3.1 调查情况说明 | 第27-28页 |
3.1.1 调查内容 | 第27页 |
3.1.2 调查样本选择 | 第27页 |
3.1.3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 第27-28页 |
3.2 农户借贷以及相关金融信息情况 | 第28-29页 |
3.3 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情况 | 第29-30页 |
3.4 农户相关特征对于借贷需求情况的影响 | 第30-34页 |
3.4.1 户主年龄对于借贷需求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2 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借贷满足程度的影响 | 第31页 |
3.4.3 农户生产借贷需求对农户满足程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4 金融信息对借贷满足程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5 首要借款人对于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下的信贷配给实证分析 | 第34-44页 |
4.1 研究思路与变量设定 | 第34-36页 |
4.1.1 研究思路 | 第34页 |
4.1.2 变量设定 | 第34-35页 |
4.1.3 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 | 第35-36页 |
4.2 样本的选择 | 第36页 |
4.3 实证检验结果 | 第36-42页 |
4.3.1 农户融资满足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0页 |
4.3.2 引入交互项作用的农户融资满足程度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4.3.3 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具体类别下的农户融资满意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4.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信贷配给下农户福利分析 | 第44-51页 |
5.1 研究设计与模型设定 | 第44-45页 |
5.1.1 研究思路 | 第44页 |
5.1.2 变量设定 | 第44-45页 |
5.1.3 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 | 第45页 |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 第45-46页 |
5.2.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第45页 |
5.2.2 数据描述 | 第45-46页 |
5.3 实证检验结果 | 第46-49页 |
5.3.1 信贷配给下的不同农户群体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5.3.2 不同收入农户群体的边际效用分析表 | 第48-49页 |
5.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6.1 政策建议 | 第51-52页 |
6.1.1 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 第51页 |
6.1.2 提高农村金融信息透明度,加大宣传力度 | 第51页 |
6.1.3 政府扶持立足当地,构建长效稳定机制 | 第51页 |
6.1.4 支持民间借贷,政策法律跟进 | 第51-52页 |
6.1.5 政府对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 第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