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海洋地球化学论文

造礁珊瑚新型元素和同位素体系研究及其对生物活动的记录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8-34页
    1.1 引言第18-19页
    1.2 造礁珊瑚的钙化机制第19-23页
        1.2.1 钙化流体的组成第20-22页
        1.2.2 珊瑚钙化方式及其珊瑚骨骼结构第22-23页
    1.3 造礁珊瑚的地球化学研究第23-30页
        1.3.1 造礁珊瑚Me/Ca、δ~(18)O和δ~(13)O地球化学研究第23-27页
            1.3.1.1 珊瑚Me/Ca元素比值第23-25页
            1.3.1.2 珊瑚δ~(18)O第25-26页
            1.3.1.3 珊瑚δ~(13)C第26-27页
        1.3.2 造礁珊瑚新型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第27-30页
            1.3.2.1 珊瑚δ~(11)B第27-28页
            1.3.2.2 珊瑚δ~(44/40)Ca第28-29页
            1.3.2.3 珊瑚δ~(26)Mg、 δ~(88)Sr、δ~(137/134)Ba第29-30页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第30-32页
    1.5 完成的工作量第32-34页
第2章 造礁珊瑚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第34-68页
    2.1 引言第34-39页
        2.1.1 重建海水微量元素变化历史第34-37页
        2.1.2 珊瑚微量元素温度计第37-39页
    2.2 南海北部珊瑚礁海水金属元素变化特征第39-47页
        2.2.1 海水金属元素分析方法第39-41页
            2.2.1.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第39-40页
            2.2.1.2 海水参数测定第40页
            2.2.2.3 海水微量元素测定第40-41页
        2.2.2 珊瑚礁海水周、日尺度上碳酸盐体系变化特征第41-43页
        2.2.3 珊瑚礁海水金属元素含量周、日时间变化第43-47页
    2.3 南海北部滨珊瑚Mn、Cu、V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第47-57页
        2.3.1 珊瑚金属元素分析方法第48-50页
            2.3.1.1 珊瑚取样及年代学第48-49页
            2.3.1.2 分析方法第49-50页
        2.3.2 滨珊瑚Mn元素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第50-54页
        2.3.3 滨珊瑚Cu元素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第54-55页
        2.3.4 滨珊瑚V元素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第55-57页
    2.4 Li/Mg温度计在极端珊瑚礁环境的应用第57-66页
        2.4.1 珊瑚Li/Mg温度计第57-58页
        2.4.2 珊瑚Li/Mg元素比值测试第58-60页
            2.4.2.1 珊瑚采样及年代学第58-59页
            2.4.2.2 Li/Mg比值分析第59-60页
        2.4.3 澳洲西北部Kimberley地区珊瑚Li/Mg温度计重建第60-66页
            2.4.3.1 Li/Mg、Sr/Ca温度计校正第60-62页
            2.4.3.2 异常珊瑚Li/Mg 比值第62-64页
            2.4.3.3 近岸Kimberley珊瑚礁海水温度重建第64-66页
    2.5 小结第66-68页
第3章 造礁珊瑚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第68-96页
    3.1 引言第68-77页
        3.1.1 海水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第68-72页
        3.1.2 硼在海相碳酸盐中的存在形式第72-73页
        3.1.3 “生命效应”对珊瑚δ~(11)B-pH的影响第73-75页
        3.1.4 珊瑚δ~(11)B-pH重建结果和思考第75-77页
    3.2 利用珊瑚δ~(11)B和B/Ca重建钙化流体pH_(cf)和DIC_(cf)第77-78页
    3.3 珊瑚δ~(11)B和B/Ca分析方法第78-84页
        3.3.1 珊瑚B同位素化学纯化第79-81页
        3.3.2 MC-ICP-MS硼同位素测试第81-84页
    3.4 澳洲西北部Kimberley地区珊瑚钙化流体pH_(cf)和DIC_(cf)重建第84-90页
        3.4.1 珊瑚钙化流体pH_(cf)和DIC_(cf)季节变化第85-87页
        3.4.2 珊瑚钙化流体pH_(cf)和DIC_(cf)年际变化第87-89页
        3.4.3 珊瑚钙化流体碳酸盐体系对比研究第89-90页
    3.5 海南岛东部近1000年来珊瑚钙化流体pH_(cf)演变特征第90-94页
        3.5.1 化石珊瑚样品取样及年代学测定第90-93页
        3.5.2 海南岛东部珊瑚钙化流体pH_(cf)变化特征第93-94页
    3.6 小结第94-96页
第4章 造礁珊瑚钙同位素地球化学第96-112页
    4.1 引言第96-99页
        4.1.1 钙同位素组成和分析第96-97页
        4.1.2 钙同位素在海相碳酸盐中的分馏研究第97-99页
        4.1.3 珊瑚钙同位素研究现状第99页
    4.2 珊瑚取样及地球化学分析第99-102页
        4.2.1 珊瑚采样第99-100页
        4.2.2 珊瑚钙同位素分析第100-101页
        4.2.3 珊瑚C-O-B同位素和Sr/Ca分析第101-102页
    4.3 大堡礁珊瑚月分辨率钙同位素分析结果第102-103页
    4.4 珊瑚钙同位素分馏特征及控制因素第103-110页
        4.4.1 温度对珊瑚钙同位素分馏的影响第104-106页
        4.4.2 河流输入对珊瑚钙同位素分馏的影响第106-107页
        4.4.3 pH对珊瑚钙同位素分馏的影响第107-108页
        4.4.4 生物活动对珊瑚钙同位素分馏的影响第108-110页
    4.5 小结第110-112页
第5章 珊瑚地球化学体系对生物活动的制约第112-116页
    5.1 当前的认识第112-114页
    5.2 展望第114-116页
第6章 主要结论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50页
附录第150-164页
致谢第164-16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7-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子Boltzmann方法在多孔介质流中的多尺度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原位荧光和电阻抗检测的细菌芯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