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导论 | 第9-15页 |
第1章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风险基本概念 | 第15-21页 |
1.1 质量监督执法风险 | 第15-18页 |
1.1.1 质量监督行政执法风险的概念 | 第15页 |
1.1.2 质量监督行政执法风险的类别 | 第15-18页 |
1.2 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各环节的风险 | 第18-21页 |
第2章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风险现状 | 第21-29页 |
2.1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风险基本情况分析 | 第21-25页 |
2.1.1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 | 第21-22页 |
2.1.2 河北省质量监管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 第22-25页 |
2.2 案例分析 | 第25-29页 |
2.2.1 基本案情 | 第26-27页 |
2.2.2 案情分析 | 第27-29页 |
第3章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29-38页 |
3.1 法律因素 | 第29-31页 |
3.1.1 现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9-30页 |
3.1.2 自由裁量权规定不完善 | 第30-31页 |
3.2 执法主体因素 | 第31-34页 |
3.2.1 质量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文化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 | 第31-32页 |
3.2.2 现行执法管理体制引发多种风险 | 第32-33页 |
3.2.3 缺乏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 第33-34页 |
3.3 执法对象因素 | 第34-36页 |
3.3.1 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不强,普遍缺乏诚信 | 第34-35页 |
3.3.2 区域内小作坊多,加大了执法难度 | 第35页 |
3.3.3 少数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执法的不配合 | 第35-36页 |
3.4 外部环境因素 | 第36-38页 |
3.4.1 质监执法受到区域经济保护主义的阻碍 | 第36页 |
3.4.2 与其他行政部门职权分工不科学 | 第36-38页 |
第4章 河北质量技术监督执法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 第38-46页 |
4.1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依据 | 第38-39页 |
4.1.1 完善质量技术监督基本法,合理制定部门规章制度 | 第38页 |
4.1.2 丰富执法程序法,更好的做到依法行政 | 第38-39页 |
4.2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自身建设 | 第39-42页 |
4.2.1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 第39-40页 |
4.2.2 完善执法体制,建立科学的考核监督机制 | 第40-41页 |
4.2.3 加大基础投入,增强技术力量 | 第41-42页 |
4.2.4 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 第42页 |
4.3 对执法对象进行科学的监管和服务 | 第42-44页 |
4.3.1 科学监管,开展区域内企业网络建档工作 | 第42-43页 |
4.3.2 做好对企业的技术扶持和宣传教育工作 | 第43-44页 |
4.4 改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外部环境 | 第44-46页 |
4.4.1 深化行政体制调整和改革 | 第44-45页 |
4.4.2 地方政府加大对质监执法工作的支持力度 | 第45-46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