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总体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21-31页 |
2.1 数学基础 | 第21-22页 |
2.1.1 群知识 | 第21-22页 |
2.1.2 双线性配对 | 第22页 |
2.1.3 拉格朗日插值定理 | 第22页 |
2.2 属性基加密方案 | 第22-24页 |
2.2.1 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CP-ABE) | 第23页 |
2.2.2 密钥策略属性基加密(KP-ABE) | 第23-24页 |
2.3 复杂性理论 | 第24-25页 |
2.4 可证明安全 | 第25页 |
2.5 安全性假设 | 第25-29页 |
2.5.1 随机预言机模型与标准模型 | 第26-28页 |
2.5.2 选择性安全与适应性安全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可追踪可撤销的属性基加密传输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33页 |
3.2 方案预备知识 | 第33-34页 |
3.2.1 符号说明 | 第33页 |
3.2.2 线性秘密共享方案 | 第33-34页 |
3.3 TR-CP-ABE车载网络传输方案相关定义 | 第34-37页 |
3.3.1 TR-CP-ABE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3.3.2 形式化定义 | 第35-36页 |
3.3.3 选择性安全 | 第36-37页 |
3.3.4 白盒可追踪性 | 第37页 |
3.4 TR-CP-ABE车载网络传输方案构造 | 第37-40页 |
3.5 方案分析 | 第40-43页 |
3.5.1 正确性分析 | 第40-41页 |
3.5.2 安全性分析 | 第41-42页 |
3.5.3 效率分析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高效的可追踪属性基加密传输 | 第45-63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方案预备知识 | 第46-47页 |
4.2.1 符号说明 | 第46页 |
4.2.2 属性和访问结构 | 第46-47页 |
4.3 ET-ABE1车载网络传输方案相关定义 | 第47-50页 |
4.3.1 ET-ABE1系统模型 | 第47-48页 |
4.3.2 形式化定义 | 第48-49页 |
4.3.3 选择性安全 | 第49-50页 |
4.4 ET-ABE1车载网络传输方案构造 | 第50-53页 |
4.5 正确性分析 | 第53-55页 |
4.6 安全性证明 | 第55-60页 |
4.7 效率分析 | 第60-6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增强的可追踪属性基加密传输 | 第63-77页 |
5.1 引言 | 第63-64页 |
5.2 方案预备知识 | 第64-65页 |
5.2.1 符号说明 | 第64页 |
5.2.2 Shamir秘密共享方案 | 第64-65页 |
5.2.3 概率加密 | 第65页 |
5.3 ET-ABE2车载网络传输方案相关定义 | 第65-67页 |
5.3.1 ET-ABE2系统模型 | 第65-66页 |
5.3.2 形式化定义 | 第66页 |
5.3.3 选择性安全 | 第66-67页 |
5.4 ET-ABE2车载网络传输方案构造 | 第67-71页 |
5.5 方案分析 | 第71-75页 |
5.5.1 正确性分析 | 第71-72页 |
5.5.2 安全性分析 | 第72-73页 |
5.5.3 效率分析 | 第73-7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总结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