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苏州市S社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0页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 关于习惯和习惯养成的研究第11-12页
        (二) 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的研究第12-13页
        (三) 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相关研究第13页
    三、 研究设计第13-20页
        (一) 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 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四) 项目介绍第17-20页
第二章 小组工作介入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分析第20-24页
    一、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需要第20-22页
        (一)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第20-21页
        (二) 幼儿的需要第21-22页
    二、 幼儿行为习惯分析第22页
        (一) 幼儿期需要培养的行为习惯第22页
        (二) 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第22页
        (三) 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第22页
    三、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第22-24页
第三章 小组工作的介入过程第24-39页
    一、 小组工作计划第24-26页
        (一) 小组类型第24页
        (二) 小组目标第24-25页
        (三) 活动设计第25-26页
    二、 小组工作具体介入过程第26-39页
第四章 社会工作评估第39-44页
    一、 评估类型第39页
    二、 评估方法第39页
    三、 评估结果第39-44页
        (一) 量表调查结果第39-41页
        (二) 服务对象反馈第41-42页
        (三) 相关方反馈第42-43页
        (四) 社会影响第43-4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第44-48页
    一、 社会工作者介入经验总结第44页
    二、 社工介入的困境第44-46页
        (一) 服务对象方面第45页
        (二) 社工队伍方面第45页
        (三) 活动场地问题第45-46页
    三、 对策和建议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1-52页
附录第52-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晏家街道为例
下一篇:代际关系视角下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基于L村的实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