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人问题论文

代际关系视角下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基于L村的实地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13页
        1.1.3 研究的现实价值第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19页
        1.2.1 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第13-16页
        1.2.2 关于代际关系的研究第16-17页
        1.2.3 代际关系与农村老人养老的研究第17-19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代际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第20-24页
    2.1 社会交换理论第20-22页
    2.2 利他主义理论第22-24页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第24-29页
    3.1 核心研究概念的操作化第24-25页
        3.1.1 空巢家庭概念的操作化第24页
        3.1.2 农村空巢老人概念操作化第24-25页
    3.2 调研地点第25-26页
        3.2.1 调研区域选择第25页
        3.2.2 调研区域概况第25-26页
    3.3 实地研究方法第26-27页
        3.3.1 观察法第26-27页
        3.3.2 访谈法第27页
    3.4 调查的时间与调查对象类别第27-29页
第4章 实地研究发现第29-48页
    4.1 代际经济供养与空巢老人养老第29-35页
        4.1.1 空巢老人养老以自养为主,土地依然是养老的保障第29-31页
        4.1.2 子女对空巢老人经济供养的力度小、水平低第31-32页
        4.1.3 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扶助影响其养老第32-33页
        4.1.4 老人的经济自养策略第33-35页
    4.2 代际照料供给与空巢老人养老第35-38页
        4.2.1 空巢老人照顾以配偶为主体,照顾能力有限第35-36页
        4.2.2 子代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意愿低、能力不足第36-37页
        4.2.3 老人解决生活照料缺乏的途径第37-38页
    4.3 代际精神慰藉与空巢老人养老第38-42页
        4.3.1 空巢老人精神情感缺乏寄托第39-40页
        4.3.2 子代对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处于缺位状态第40-41页
        4.3.3 老人解决精神慰藉不足的途径第41-42页
    4.4 L村空巢老人养老满意状况第42-45页
        4.4.1 空巢老人对子女的养老要求低、满意度高第42-44页
        4.4.2 子代对空巢老人的要求高、满意度低第44-45页
    4.5 对研究发现的总结与讨论第45-48页
        4.5.1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不容乐观第45-46页
        4.5.2 不同逻辑下的代际失衡与养老不足第46-48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48-52页
    5.1 家庭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基础第48-49页
        5.1.1 引导老年人增强独立意识,建立平等的代际关系第49页
        5.1.2 倡导子女权利与义务的平等第49页
    5.2 社会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不可或缺第49-52页
        5.2.1 发挥农村社区的引导与调节作用第50-51页
        5.2.2 政府部门明确责任,推进农村养老体系的完善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1第58-59页
附录2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苏州市S社区为例
下一篇:中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再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