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非利息收入及结构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经营风险的影响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8-9页
    第二节 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3页
        一、研究思路第10-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页
        三、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16页
    第一节 外文文献综述第13-14页
    第二节 中文文献综述第14-16页
第三章 非利息收入对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第16-21页
    第一节 非利息收入相关概念第16-17页
        一、非利息收入的界定第16页
        二、非利息收入的组成部分第16-17页
    第二节 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分析第17-19页
        一、多元化理论第17-18页
        二、范围经济理论第18-19页
    第三节 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与传导机制第19-21页
        一、资产组合理论第19页
        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影响的传导机制第19-21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状况第21-41页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阶段第21-22页
        一、非利息业务的空白期(1948-1985年)第21页
        二、非利息业务的萌芽期(1986-1997年)第21-22页
        三、非利息业务的初步发展期(1998-2001年)第22页
        四、非利息业务的快速发展期(2002年以来)第22页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第22-34页
        一、非利息收入总量分析第22-27页
        二、非利息收入的内部构成分析第27-30页
        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分析第30-31页
        四、投资损益占比分析第31-33页
        五、其他非利息收入分析第33-34页
    第三节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第34-38页
        一、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总体发展现状第34-38页
        二、美国综合性银行和区域性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状况第38页
    第四节 中美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对比分析第38-41页
        一、非利息业务重视程度差异明显第38-39页
        二、非利息业务内部构成差异明显第39页
        三、非利息业务政策环境差异明显第39-41页
第五章 非利息收入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第41-57页
    第一节 变量的定义与假设第41-44页
    第二节 模型构建第44-45页
    第三节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5-48页
        一、全部样本银行的描述性统计第45-46页
        二、五大商业银行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6页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6-47页
        四、城市商业银行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7-48页
    第四节 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回归结果分析第48-52页
        一、全部样本银行第48-49页
        二、五大商业银行组第49页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第49-50页
        四、城市商业银行组第50-52页
    第五节 非利息收入各组成部分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第52-55页
        一、全部样本银行第52页
        二、五大行、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组第52-55页
    第六节 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第55页
    第七节 非利息收入各组成部分对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第55-5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7-62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7-58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及启示第58-62页
        一、宏观政策建议第58-59页
        二、微观行业启示第59-61页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CoVa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