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理论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二、实证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13-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第16-22页 |
一、M-F模型 | 第16-20页 |
二、M-F-D模型 | 第20-21页 |
三、Redux模型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第22-25页 |
一、经济开放度 | 第22-23页 |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 | 第23-24页 |
三、引入经济开放度的IS-LM-BP方程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全球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分析 | 第25-28页 |
一、全球化扭曲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25-26页 |
二、货币政策难以调整通货膨胀率 | 第26-27页 |
三、央行多重货币政策目标难以抉择 | 第27-28页 |
第四节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危机后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敢策有效性分析 | 第30-45页 |
第一节 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30-36页 |
一、美国采取的具体货币政策 | 第30-33页 |
二、美国货币政策的效果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危机后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36-40页 |
一、日本采取的具体货币政策 | 第36-37页 |
二、日本货币政策的效果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40-44页 |
一、中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 | 第40-41页 |
二、中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效果 | 第41-4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5-54页 |
第一节 模型的设定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模型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 第46-48页 |
一、经济开放度 | 第46-47页 |
二、货币供应量 | 第47页 |
三、产出增长率和价格增长率 | 第47页 |
四、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第三节 估计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一、产出效应分析 | 第48-50页 |
二、价格效应分析 | 第50-5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二节 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一、重视非常规货币政策作用 | 第55-56页 |
二、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56页 |
三、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数量型+价格型转变 | 第56页 |
四、促进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