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一) 长阳原生态民歌的收集和整理 | 第11页 |
(二) 关于长阳原生态民歌研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处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论文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湖北长阳原生态民歌概述 | 第15-24页 |
一、原生态民歌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 原生态 | 第15页 |
(二) 民歌 | 第15页 |
(三) 原生态民歌 | 第15-16页 |
(四) 长阳原生态民歌 | 第16-17页 |
二、长阳原生态民歌历史渊源 | 第17-18页 |
三、长阳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 第18-21页 |
(一) 艺术特征 | 第18-19页 |
(二) 价值 | 第19-21页 |
四、长阳原生态民歌流传区域与生存现状 | 第21-24页 |
(一) 流传区域 | 第21页 |
(二) 生存现状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湖北长阳原生态民歌传承保护 | 第24-31页 |
一、传承保护的环境 | 第24-26页 |
(一)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4-25页 |
(二) 人文环境 | 第25-26页 |
二、传承保护的路径 | 第26-28页 |
(一) 政府 | 第26页 |
(二) 学校 | 第26-27页 |
(三) 基地 | 第27-28页 |
(四) 旅游 | 第28页 |
三、传承保护的方式 | 第28-31页 |
(一) 师徒传承 | 第28-29页 |
(二) 家族传承 | 第29页 |
(三) 创新传承 | 第29-30页 |
(四) 现场传承 | 第30页 |
(五) 文字传承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湖北长阳原生态民歌传承保护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湖北长阳原生态民歌传承保护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 第34-39页 |
一、采取的措施 | 第34-36页 |
(一) 政府方面 | 第34-35页 |
(二) 学校方面 | 第35页 |
(三) 文化团体、旅游活动方面 | 第35-36页 |
二、取得的成果 | 第36-39页 |
(一) 传承人方面 | 第36-37页 |
(二) 文字资料方面 | 第37-38页 |
(三) 经济收入方面 | 第38页 |
(四) 荣誉方面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湖北长阳原生态民歌保护的启示及建议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采访记录)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