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构建饮料中B族维生素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荧光检测原理第10-11页
    1.3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发展第11-12页
    1.4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现状第12-13页
        1.4.1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国内研制现状第12页
        1.4.2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国外研制现状第12-13页
    1.5 LIFD 的应用现状第13-18页
        1.5.1 LIFD 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第13-14页
        1.5.2 LIFD 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第14-16页
        1.5.3 LIFD 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16-17页
        1.5.4 LIFD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第17-18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实验部分第19-24页
    2.1 仪器第19-20页
    2.2 试剂第20页
    2.3 维生素 B_1的检测第20-22页
        2.3.1 色谱分析条件第20-21页
        2.3.2 盐酸溶液(c=0.1mol/L)的配制第21页
        2.3.3 酸性乙醇的配制第21页
        2.3.4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21页
        2.3.5 氢氧化钠溶液(c=150g/L)配制第21页
        2.3.6 铁氰化钾 K3Fe(CN)6(c=10g/L)配制第21页
        2.3.7 氧化剂的制备第21页
        2.3.8 样品维生素 B_1提取及氧化第21页
        2.3.9 维生素 B_1标准溶液的处理第21-22页
    2.4 维生素 B_2的检测第22页
        2.4.1 色谱分析方法第22页
        Abstract第22页
        2.4.3 标准溶液的制备第22页
    2.5 维生素 B_6的检测第22-23页
        2.5.1 色谱条件第22页
        2.5.2 HCl 溶液的配制(0.1mol/L)第22-23页
        2.5.3 NaOH 溶液的配制(5.0mol/L)第23页
        2.5.4 样品处理第23页
        2.5.5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23页
    2.6 仪器操作第23-2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4-47页
    3.1 维生素 B_1检测方法优化第24-31页
        3.1.1 铁氰化钾 K_3Fe(CN)_6浓度的选择第24页
        3.1.2 NaOH 浓度的影响第24-25页
        3.1.3 色素的脱除第25-26页
        3.1.4 萃取时间对 VB_1含量的影响第26页
        3.1.5 流动相配比优化第26-27页
        3.1.6 流动相酸度的选择第27-28页
        3.1.7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28页
        3.1.8 方法稳定性实验第28-29页
        3.1.9 回收率实验第29-30页
        3.1.10 方法 1 和方法 2 的对比第30-31页
        3.1.11 最佳色谱条件第31页
    3.2 维生素 B_2的检测方法优化第31-38页
        3.2.1 色素提取第31-33页
        3.2.2 酸化比例对 B_2检测的影响第33页
        3.2.3 流动相体系的选择第33页
        3.2.4 流动相配比的选择第33-34页
        3.2.5 乙酸钠浓度的选择第34-35页
        3.2.6 流动相 pH 值的选择第35-36页
        3.2.7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36页
        3.2.8 方法稳定性实验第36-37页
        3.2.9 回收率实验第37-38页
        3.2.10 对比第38页
        3.2.11 最佳色谱条件第38页
    3.3 维生素 B_6检测方法优化第38-45页
        3.3.1 色素脱除第38-39页
        3.3.2 流动相配比选择第39-40页
        3.3.3 流动相 pH 的选择第40-41页
        3.3.4 三乙胺的添加量对检测的影响第41-42页
        3.3.5 辛烷磺酸钠的浓度选择第42页
        3.3.6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42-43页
        3.3.7 方法稳定性实验第43-44页
        3.3.8 回收率实验第44-45页
        3.3.10 最佳色谱条件第45页
    3.4 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第45-47页
        3.4.1 实际样品中维生素 B1的检测分析第45-46页
        3.4.2 实际样品中维生素 B2的检测分析第46页
        3.4.3 实际样品中维生素 B6的检测分析第46页
        3.4.4 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豆素基吡啶盐及其对铜离子的荧光识别
下一篇:天然芳基二氢萘类木脂素的仿生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