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上转换纳米材料概述 | 第13-15页 |
1.2 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5-17页 |
1.2.1 水(溶剂)热法 | 第16页 |
1.2.2 热分解法 | 第16-17页 |
1.3 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 | 第17-21页 |
1.3.1 配体交换 | 第17-18页 |
1.3.2 配体移除 | 第18页 |
1.3.3 阳离子协助配体组装 | 第18-19页 |
1.3.4 配体氧化 | 第19页 |
1.3.5 层层自组装 | 第19页 |
1.3.6 疏水-疏水作用力 | 第19页 |
1.3.7 主客体作用 | 第19-20页 |
1.3.8 硅烷化法 | 第20-21页 |
1.4 上转换荧光效率的优化 | 第21-22页 |
1.5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生物应用 | 第22-25页 |
1.5.1 靶向成像 | 第22-23页 |
1.5.2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策略的上转换纳米探针 | 第23-25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环糊精功能化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基底的构建及肿瘤成像 | 第27-43页 |
2.1 前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2.2.2 油酸包裹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9页 |
2.2.3 叠氮乙基磷酸配体的合成 | 第29-30页 |
2.2.4 炔丙胺单取代β环糊精的合成 | 第30页 |
2.2.5 金刚烷罗丹明 B 染料的合成 | 第30-32页 |
2.2.6 磷酸单取代环糊精修饰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2页 |
2.2.7 Ad-RB/ PCD/UCNPs,Ad-polyD/ PCD/UCNPs和Ad-RGD/ PCD/UC NPs的制备 | 第32页 |
2.2.8 二氧化硅包裹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2页 |
2.2.9 聚丙烯酸修饰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2页 |
2.2.10 细胞培养 | 第32-33页 |
2.2.11 细胞毒性分析 | 第33页 |
2.2.12 细胞成像 | 第33页 |
2.2.13 组织切片成像 | 第33页 |
2.2.14 深层组织成像 | 第33-34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34-42页 |
2.3.1 PCD/UCNPs 的制备和表征 | 第34-37页 |
2.3.2 PCD/UCNPs 与有机染料/生物分子的主客体作用 | 第37-38页 |
2.3.3 PCD/UCNPs 的细胞毒性分析 | 第38-39页 |
2.3.4 PCD/UCNPs 在宫颈癌成像诊断方面的应用 | 第39-41页 |
2.3.5 Ad-RGD/ PCD/UCNPs 用于宫颈癌组织的深层成像 | 第41-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环糊精功能化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 NO 检测 | 第43-58页 |
3.1 前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9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44-45页 |
3.2.2 油酸包裹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45页 |
3.2.3 叠氮乙基磷酸配体的合成 | 第45-46页 |
3.2.4 磷酸单取代β环糊精的合成 | 第46页 |
3.2.5 NO 识别探针(RP)的合成 | 第46-48页 |
3.2.6 磷酸单取代环糊精修饰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48页 |
3.2.7 NO 复合纳米探针的构建 | 第48页 |
3.2.8 细胞培养 | 第48页 |
3.2.9 细胞毒性分析 | 第48-49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9-57页 |
3.3.1 上转换纳米荧光探针对 NO 响应的设计原理 | 第49-50页 |
3.3.2 RP 对 NO 的光学响应 | 第50-52页 |
3.3.3 RP/ PCD/UCNPs 的制备与表征 | 第52-54页 |
3.3.4 RP/ PCD/UCNPs 对 NO 的响应 | 第54-57页 |
3.3.5 RP/ PCD/UCNPs 的细胞毒性分析 | 第57页 |
3.4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