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气候变化的趋势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作物生长模型 | 第14-15页 |
1.2.3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分析 | 第15-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2.2.1 气象数据 | 第19-20页 |
2.2.2 田间资料与土壤数据 | 第2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2.3.1 气候数据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2.3.2 旱涝灾害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3.3 逐级订正计算方法 | 第23页 |
2.3.4 作物产量潜力损失率 | 第23-24页 |
2.3.5 Mann -Kendall检验 | 第24页 |
2.3.6 未来情景下播种期与生育期的推算方法 | 第24-25页 |
2.3.7 DSSAT模型验证法 | 第25-26页 |
2.3.8 变异系数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51页 |
3.1 历史气候条件下的气候要素变化趋势 | 第27-28页 |
3.1.1 最高温度的变化趋势 | 第27页 |
3.1.2 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 | 第27-28页 |
3.1.3 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 第28页 |
3.2 不同RCP情景下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 | 第28-36页 |
3.2.1 最高温度的变化趋势 | 第28-30页 |
3.2.2 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 | 第30页 |
3.2.3 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 第30-32页 |
3.2.4 小麦、玉米关键生育期的气候要素的变化率 | 第32页 |
3.2.5 积温的变化趋势 | 第32-34页 |
3.2.6 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 | 第34-35页 |
3.2.7 旱涝灾害的变化趋势 | 第35-36页 |
3.3 不同RCP情景下小麦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 | 第36-46页 |
3.3.1 光温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 | 第36-38页 |
3.3.2 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 | 第38-41页 |
3.3.3 产量潜力损失率的变化特征 | 第41-45页 |
3.3.4 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气象因子 | 第45-46页 |
3.4 基于CERES-Wheat模型的冬小麦产量模拟 | 第46-48页 |
3.4.1 冬小麦品种参数的调试与验证 | 第46页 |
3.4.2 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 | 第46-47页 |
3.4.3 冬小麦产量的变化 | 第47-48页 |
3.5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夏玉米产量模拟 | 第48-51页 |
3.5.1 夏玉米品种参数的调试与验证 | 第48页 |
3.5.2 夏玉米生育期的变化特征 | 第48-49页 |
3.5.3 夏玉米模拟产量的变化特征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4.1 气候变化的预估 | 第51页 |
4.2 作物生产潜力预估 | 第51-53页 |
4.3 DSSAT模型的模拟 | 第53页 |
4.4 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5.1 不同RCP情景下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 | 第55页 |
5.2 不同RCP情景下小麦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55页 |
5.3 基于模型模拟的不同RCP情景下小麦玉米产量特征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