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绪论第16-27页
    一、研究背景第16-19页
        (一)教育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第16页
        (二)教育评价政策细化的应然结果第16-18页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第18-19页
        (四)学生评价活动的现实需要第19页
    二、研究问题第19-20页
    三、研究意义第20页
        (一)理论意义第20页
        (二)现实意义第20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3页
        (一)研究基本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3页
    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23-27页
        (一)问卷的收集与整理第23页
        (二)课堂教学视频的收集与整理第23-25页
        (三)学生作业及试卷的收集与整理第25-26页
        (四)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26-27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第27-41页
    一、概念界定第27-30页
        (一)能力第27页
        (二)评价第27-29页
        (三)评价能力第29页
        (四)教师评价能力第29-30页
    二、文献综述第30-41页
        (一)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第30-32页
        (二)关于教师评价能力的研究第32-36页
        (三)关于课堂评价的研究第36-38页
        (四)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第38-39页
        (五)文献述评第39-41页
第二章 教师评价能力的理论表征第41-61页
    一、教师评价能力的内容:基于六个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第41-52页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教师评价能力的内容第41-47页
        (二)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教师评价能力的维度分析第47-52页
    二、教师评价能力的内容:基于专家咨询结果的分析第52-56页
        (一)专家咨询问卷编制第52页
        (二)专家样本选择第52页
        (三)专家咨询结果分析第52-56页
    三、教师评价能力的内容:基于评价形式的分析第56-59页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第56-59页
        (二)形成性评价能力与终结性评价能力第59页
    四、教师评价能力的理论表征第59-61页
第三章 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的现状第61-82页
    一、问卷编制第61-65页
        (一)问卷初步编制第61页
        (二)问卷试测第61-64页
        (三)正式问卷确立第64-65页
    二、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第65-66页
    三、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的现状第66-81页
        (一)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总体水平较高第66页
        (二)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在各维度上不均衡第66-70页
        (三)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水平差异分析第70-81页
    四、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的实践样态第82-100页
    一、小学数学教师形成性评价能力的实践样态第82-95页
        (一)部分教师忽视评价目标,而仅关注教学目标第82-84页
        (二)更多关注师评生,较少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第84-86页
        (三)学生个体评价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集体评价第86-89页
        (四)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评价,缺少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第89-92页
        (五)教师的评价语言呈两极化趋势第92-95页
    二、小学数学教师终结性评价能力的实践样态第95-98页
        (一)各类试题均非教师独立自主命制第95-97页
        (二)对练习采取等级制评价,对试卷采取分数制评价第97页
        (三)在书面评价中,J 校数学教师更多使用学生评语第97-98页
        (四)在试卷分析及家庭作业评价中,D 校数学教师较多借助家长力量第98页
    三、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五章 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00-111页
    一、教师个体因素第100-105页
        (一)根本因素:教师的学生评价观第100-101页
        (二)核心因素: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程度第101-103页
        (三)关键因素:教师的评价知识水平第103-105页
    二、外部环境因素第105-110页
        (一)考试文化因素:教师、学生评价方式第105-107页
        (二)课程因素: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中三维目标的比例第107-108页
        (三)支持因素:“评价主题”研究与培训经历第108-109页
        (四)非教育类因素:利益相关者的行动方式第109-110页
    三、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六章 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的发展路径探析第111-130页
    一、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自我改进第111-119页
        (一)遵循评价伦理: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第111-114页
        (二)提升评价自主: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源动力第114-115页
        (三)锻造评价机智: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关键手段第115-116页
        (四)学习反思性评价知识: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石第116-117页
        (五)革新学生评价方法: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实践策略第117-119页
    二、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学校行动第119-128页
        (一)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师评价能力发展机制第119-121页
        (二)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学校行动—基于N校小学数学评价实践的反思第121-128页
    三、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外部支持第128-129页
        (一)考试文化走向评价文化第128页
        (二)合理调动家长的辅助作用第128-129页
        (三)各级教师培训中适当增加“评价”主题第129页
    四、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30-135页
    一、结论第130-132页
        (一)确立了教师评价能力的主要内容第130页
        (二)样本教师评价能力水平较高,终结性评价能力相对强于形成性评价能力第130-131页
        (三)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受教师个体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第131-132页
        (四)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应聚焦教师自我改进、学校行动及外部支持第132页
    二、改进建议第132-133页
        (一)需进一步完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评价的内容第132页
        (二)一线教师应协同发展评价能力与教学能力第132-133页
        (三)小学数学教师可尝试非纸笔测试等评价方法第133页
    三、讨论第133-135页
        (一)研究的创新点第133页
        (二)研究的局限第133-134页
        (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34-135页
结语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4页
附录第144-163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前儿童双语学习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基于fNIRS脑成像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肝硬化患者十二指肠微生态及益生菌干预肝纤维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