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12-19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5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5-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21-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页
        1.5.2 创新之处第21-2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3-28页
    2.1 相关概念第23-25页
        2.1.1 特色小镇第23-24页
        2.1.2 旅游特色小镇第24页
        2.1.3 旅游发展潜力第24-25页
    2.2 理论基础第25-28页
        2.2.1 比较优势理论第25-26页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第26页
        2.2.3 旅游系统理论第26页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28页
第三章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影响因素分析第28-34页
    3.1 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第29-31页
        3.1.1 产业发展状况第29-30页
        3.1.2 旅游资源第30-31页
        3.1.3 旅游需求第31页
        3.1.4 区位交通条件第31页
    3.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第31-32页
        3.2.1 经济发展水平第31-32页
        3.2.2 生态环境条件第32页
    3.3 旅游发展保障条件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择第34-45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4-35页
        4.1.1 科学性原则第34页
        4.1.2 系统全面性原则第34-35页
        4.1.3 典型代表性原则第35页
        4.1.4 可操作性原则第35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选择第35-36页
    4.3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6-44页
        4.3.1 指标体系第37-42页
        4.3.2 指标权重确定第42-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实证研究第45-68页
    5.1 案例地选择与概况分析第45-55页
        5.1.1 案例地选择第45-46页
        5.1.2 弥勒可邑小镇基本概况第46-48页
        5.1.3 屏边滴水苗城基本概况第48-49页
        5.1.4 曲靖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基本概况第49-51页
        5.1.5 三个旅游特色小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第51-55页
    5.2 案例地发展潜力测评第55-56页
        5.2.1 数据来源第55页
        5.2.2 数据处理第55页
        5.2.3 综合评价模型第55-56页
    5.3 三个旅游小镇发展潜力测评结果分析第56-62页
        5.3.1 状态层发展潜力测评结果分析第56-59页
        5.3.2 综合潜力测评结果分析第59-62页
    5.4 三个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第62-67页
        5.4.1 弥勒可邑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第62-63页
        5.4.2 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第63-65页
        5.4.3 屏边滴水苗城发展潜力提升建议第65-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8-70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68-69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红丰小学为例
下一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以S市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