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政府绩效评估 | 第16页 |
2.1.2 公众参与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2.2.2 民主行政理论 | 第18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19页 |
2.2.4 科学发展观 | 第19页 |
2.3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2.3.1 公众参与是政府绩效评估转型的必然趋势 | 第19-20页 |
2.3.2 公众参与有助于政府问责问题的解决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困境 | 第21-25页 |
3.1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 第21-22页 |
3.1.1 公众参与的规模大 | 第21页 |
3.1.2 评估活动难以持续开展 | 第21-22页 |
3.2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困境 | 第22-24页 |
3.2.1 意识困境 | 第22-23页 |
3.2.2 能力困境 | 第23页 |
3.2.3 信息困境 | 第23-24页 |
3.2.4 制度困境 | 第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案例分析 | 第25-33页 |
4.1 南京市“万人评议政府” | 第25-30页 |
4.1.1 南京市“万人评议政府”概况 | 第25-26页 |
4.1.2 评议程序的设置及评议方式的选取 | 第26-27页 |
4.1.3 案例分析与评价 | 第27-30页 |
4.2 美国群众首创的绩效评估(CIPA) | 第30-32页 |
4.2.1 美国群众首创的绩效评估(CIPA)概况 | 第30-31页 |
4.2.2 对我国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启示 | 第31-3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对策 | 第33-42页 |
5.1 提升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意识和能力 | 第33-35页 |
5.1.1 打破传统观念 | 第33-34页 |
5.1.2 加强宣传与培训 | 第34页 |
5.1.3 提升公众素质和参与技能 | 第34-35页 |
5.1.4 发展第三方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参与主体 | 第35页 |
5.2 加速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制度构建 | 第35-38页 |
5.2.1 加速立法 | 第35-36页 |
5.2.2 构建复合型绩效评估模型 | 第36-37页 |
5.2.3 完善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机制 | 第37-38页 |
5.3 提高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规范性 | 第38-40页 |
5.3.1 规范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设 | 第38-39页 |
5.3.2 确定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范围和领域 | 第39页 |
5.3.3 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程序和途径的规范化 | 第39-40页 |
5.4 继续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信息公开 | 第40-4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