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高校智库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二)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5页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页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15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综合分析法 | 第15-16页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一、高校智库与政策制定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一)高校智库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二)政策制定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二、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一)政策过程理论 | 第19页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19-20页 |
三、高校智库与政策制定的基本要素 | 第20-23页 |
(一)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主体 | 第20页 |
(二)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形式 | 第20-21页 |
(三)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评价维度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现状和问题 | 第23-31页 |
一、我国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现状 | 第23-26页 |
(一)我国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二)我国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成就 | 第24-26页 |
二、我国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主体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二)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路径不畅通 | 第27-28页 |
(三)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成果转化率低 | 第28页 |
三、我国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1页 |
(一)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法制保障不健全 | 第28-29页 |
(二)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机制不完善 | 第29页 |
(三)高校智库在独立性和人才构成上存在不足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英美国家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经验借鉴 | 第31-37页 |
一、英美国家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一)英美国家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现状 | 第31-32页 |
(二)英美国家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特征 | 第32-33页 |
二、英美国家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经验和借鉴 | 第33-37页 |
(一)英美国家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经验 | 第33-35页 |
(二)英美国家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给我国的启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加强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对策建议 | 第37-44页 |
一、加强制度建设,全面保障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 | 第37-38页 |
(一)明确高校智库参与主体的法律地位 | 第37页 |
(二)建立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参与机制 | 第37-38页 |
二、拓宽交流沟通渠道,提升高校智库政策制定参与度 | 第38-39页 |
(一)扩大高校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信息公开度 | 第38页 |
(二)提升高校智库的成果推销能力 | 第38-39页 |
三、完善高校智库运行机制,提高参与政策制定独立性 | 第39-40页 |
(一)完善高校智库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 第39-40页 |
(二)协调高校智库内部领导权问题 | 第40页 |
四、强化政策制定参与能力建设,提高成果转化率 | 第40-41页 |
(一)建立完备的高校智库人才管理体系 | 第40-41页 |
(二)建立高校智库多元化评价机制 | 第41页 |
五、营造高校智库合作氛围,提升参与政策制定影响力 | 第41-44页 |
(一)充分利用高校智库的原生资源 | 第42页 |
(二)加强各高校智库优势资源共享和整合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