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FPSO及系泊系统的发展 | 第13-16页 |
1.2.1 FPSO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2 系泊系统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单点系泊环境载荷分析 | 第19-27页 |
2.1 风载荷计算 | 第20-22页 |
2.1.1 平均风力计算公式 | 第20页 |
2.1.2 单点系泊塔架风力计算 | 第20-21页 |
2.1.3 跨接软管及RAMP风力计算 | 第21-22页 |
2.2 流载荷计算 | 第22-23页 |
2.3 波浪载荷计算 | 第23-24页 |
2.4 冰载荷计算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软刚臂单点结构系泊力分析 | 第27-53页 |
3.1 FPSO单点系泊系统概述 | 第27-29页 |
3.2 水动力分析理论 | 第29-35页 |
3.2.1 无界流中运动物体所受的力 | 第29-30页 |
3.2.2 一阶波浪激励力 | 第30-32页 |
3.2.3 二阶波浪激励力 | 第32-35页 |
3.3 FPSO水动力数值计算 | 第35-45页 |
3.3.1 FPSO数值模型 | 第35-36页 |
3.3.2 风、流载荷系数 | 第36-38页 |
3.3.3 FPSO海况分析 | 第38-39页 |
3.3.4 FPSO系泊受力分析 | 第39-40页 |
3.3.5 FPSO系泊力分析结果 | 第40-45页 |
3.4 疲劳载荷分析 | 第45-50页 |
3.4.1 系泊疲劳海况 | 第45-47页 |
3.4.2 系泊力长期分布 | 第47-48页 |
3.4.3 系泊受力统计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4章 单点系泊结构强度分析 | 第53-75页 |
4.1 系泊结构概述 | 第53-54页 |
4.2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54-59页 |
4.2.1 非线性问题解法 | 第54-56页 |
4.2.2 有限元接触问题解法 | 第56-58页 |
4.2.3 影响仿真计算准确性的参数——误差源分析 | 第58-59页 |
4.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59-63页 |
4.3.1 几何模型 | 第59页 |
4.3.2 单元类型与材料属性 | 第59-61页 |
4.3.3 系泊工况组合 | 第61-62页 |
4.3.4 有限元模型 | 第62-63页 |
4.4 结构强度分析 | 第63-74页 |
4.4.1 强度校核准则 | 第63-65页 |
4.4.2 系泊结构屈服强度分析 | 第65-67页 |
4.4.3 螺栓疲劳强度分析 | 第67-71页 |
4.4.4 轴承偏磨分析 | 第71-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单点系泊结构动力分析 | 第75-87页 |
5.1 引言 | 第75-76页 |
5.2 理论分析基础 | 第76-80页 |
5.2.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76-78页 |
5.2.2 谐响应分析理论基础 | 第78-80页 |
5.3 结构动力分析 | 第80-86页 |
5.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80-82页 |
5.3.2 模态振动特性分析 | 第82-83页 |
5.3.3 谐响应动力特性分析 | 第83-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FPSO单点系泊现场调研 | 第87-101页 |
6.1 现场调研分析 | 第87-92页 |
6.2 监测系统概述 | 第92-97页 |
6.3 系泊结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 第97-100页 |
6.3.1 人体全身振动暴露评价 | 第97页 |
6.3.2 加速度响应分析 | 第97-10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附录A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