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交通控制系统与道路信号机概述 | 第8-10页 |
1.1.1 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1.2 信号机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 | 第9-10页 |
1.2 嵌入式系统与ARM开发板概述 | 第10-13页 |
1.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0-12页 |
1.2.2 嵌入式系统的处理核心-ARM处理器概述 | 第12页 |
1.2.3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 | 第12-13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于ARM的信号机开发方案选型与配置 | 第15-29页 |
2.1 信号机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选型 | 第15-19页 |
2.1.1 H9200E/M开发板硬件系统 | 第15-17页 |
2.1.2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及其选型 | 第17-18页 |
2.1.3 信号机开发方案的选用 | 第18-19页 |
2.2 信号机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方案 | 第19-24页 |
2.2.1 信号机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结构 | 第19-21页 |
2.2.2 建立Linux主机与ARM开发板的开发环境 | 第21-24页 |
2.2.3 信号机交叉开发工具链 | 第24页 |
2.3 信号机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移植 | 第24-28页 |
2.3.1 Linux操作系统内核移植的概念 | 第24-25页 |
2.3.2 Linux内核系统的内核结构 | 第25页 |
2.3.3 信号机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编译 | 第25-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信号机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第29-51页 |
3.1 信号机系统结构 | 第29-31页 |
3.1.1 交通系统与信号机结构组成 | 第29页 |
3.1.2 信号机功能结构图 | 第29-31页 |
3.2 底板模块电路设计 | 第31-35页 |
3.2.1 CPU模块电路 | 第31-33页 |
3.2.2 复位电路设计 | 第33页 |
3.2.3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3.3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35-38页 |
3.3.1 串口模块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3.3.2 IIC存储器电路 | 第37-38页 |
3.4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第38-41页 |
3.4.1 FLASH存储模块电路 | 第38-40页 |
3.4.2 SDRAM存储模块电路 | 第40-41页 |
3.5 液晶屏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 第41-44页 |
3.5.1 MDLS系列液晶显示模块 | 第41-42页 |
3.5.2 液晶屏与ARM板接口电路 | 第42-44页 |
3.6 黄闪电路功能模块 | 第44-49页 |
3.6.1 黄闪模块与整个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 第45页 |
3.6.2 黄闪控制及自恢复部分 | 第45-46页 |
3.6.3 黄闪信号部分 | 第46-47页 |
3.6.4 信号输出控制部分 | 第47页 |
3.6.5 黄闪模块的测试 | 第47-49页 |
3.7 按键模块与故障监控模块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3.7.1 按键模块电路设计 | 第49页 |
3.7.2 故障监控模块 | 第49-5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信号机功能模块驱动程序开发 | 第51-64页 |
4.1 信号机系统功能结构图 | 第51-52页 |
4.2 Linux设备驱动开发概述 | 第52-55页 |
4.2.1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简介 | 第52-53页 |
4.2.2 设备驱动程序模块化设计 | 第53-55页 |
4.3 信号机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 第55-60页 |
4.3.1 驱动程序初始化部分: | 第58页 |
4.3.2 驱动程序结构体部分: | 第58-59页 |
4.3.3 驱动程序结构体函数实现部分 | 第59页 |
4.3.4 驱动程序注销部分 | 第59-60页 |
4.4 信号机驱动程序与内核的编译 | 第60-63页 |
4.4.1 编译驱动程序获得可执行代码 | 第60-61页 |
4.4.2 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 | 第61-62页 |
4.4.3 信号机设备驱动程序测试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总结 | 第64页 |
5.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