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2 借鉴与总结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6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第2章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18-23页 |
2.1.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自我效能感的性质与结构 | 第18-20页 |
2.1.3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与作用 | 第20-22页 |
2.1.4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 | 第22-23页 |
2.1.5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第23页 |
2.2 交互决定观理论 | 第23-26页 |
第3章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促进策略设计 | 第26-40页 |
3.1 策略概述 | 第26-27页 |
3.2 个人因素策略 | 第27-31页 |
3.2.1 课程学习准备阶段的策略 | 第27-29页 |
3.2.2 课程学习过程阶段的策略 | 第29-30页 |
3.2.3 课程学习评价阶段的策略 | 第30-31页 |
3.3 行为因素策略 | 第31-34页 |
3.3.1 课程学习准备阶段的策略 | 第31页 |
3.3.2 课程学习过程阶段的策略 | 第31-34页 |
3.3.3 课程学习评价阶段的策略 | 第34页 |
3.4 外部环境策略 | 第34-40页 |
3.4.1 课程学习准备阶段的策略 | 第34-36页 |
3.4.2 课程学习过程阶段的策略 | 第36-38页 |
3.4.3 课程学习评价阶段的策略 | 第38-40页 |
第4章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促进策略的实践检验 | 第40-61页 |
4.1 前期调查与分析 | 第40-44页 |
4.1.1 实践的准备 | 第40-43页 |
4.1.2 实践的研究假设 | 第43-44页 |
4.2 网络学习环境的创设 | 第44-45页 |
4.2.1 网络学习课程介绍 | 第44页 |
4.2.2 网络学习实践平台的介绍 | 第44-45页 |
4.3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促进策略的实施 | 第45-59页 |
4.3.1 课程学习准备阶段策略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 第45-50页 |
4.3.2 课程学习过程阶段策略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 第50-57页 |
4.3.3 课程学习评价阶段策略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 第57-59页 |
4.4 后期调查与分析 | 第59页 |
4.5 总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第61-6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5.2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