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论文

面向不同故障粒度的NoC容错路由算法研究

目录第4-7页
表目录第7-8页
图目录第8-10页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基于故障块模型的容错路由算法第15页
        1.2.2 基于单故障模型的容错路由算法第15-16页
        1.2.3 基于功能故障模型的容错路由算法第16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6-19页
        1.3.1 主要内容第16-18页
        1.3.2 章节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NoC容错路由算法相关技术研究第19-29页
    2.1 2D-Mesh NoC第19-21页
        2.1.1 NoC拓扑结构第19-20页
        2.1.2 2D-Mesh NoC微体系结构第20-21页
    2.2 NoC故障及容错策略第21-22页
        2.2.1 NoC的故障分类第21页
        2.2.2 NoC的容错策略第21-22页
    2.3 NoC故障模型第22-24页
        2.3.1 故障块模型第22-23页
        2.3.2 单故障模型第23页
        2.3.3 功能故障模型第23-24页
    2.4 NoC路由算法第24-27页
        2.4.1 NoC路由算法综述第24-25页
        2.4.2 死锁、活锁和饥饿第25-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基于故障块模型的NoC中最小路径区的构建模型第29-40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基于故障块模型的NoC容错路由算法第29-31页
    3.3 最小路径区RMP第31-34页
        3.3.1 最小路由与RMP第31-32页
        3.3.2 RMP存在的条件第32-33页
        3.3.3 RMP的构建方法第33-34页
    3.4 RMP的分布式构建模型第34-37页
        3.4.1 2D-Mesh NoC预处理第34页
        3.4.2 RMP构建模型第34-36页
        3.4.3 RMP证明第36-37页
    3.5 RMP构建模型的扩展讨论第37-39页
        3.5.1 模型扩展第38页
        3.5.2 算法扩展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单故障模型的NoC改进优先级容错路由算法第40-51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基于优先级的容错路由第40-42页
        4.2.1 PR容错路由第40-41页
        4.2.3 PR容错路由的不足第41-42页
    4.3 基于改进优先级的容错路由第42-46页
        4.3.1 改进的优先级策略第42-43页
        4.3.2 优先级动态更新策略第43-45页
        4.3.3 IPFR算法描述第45-46页
    4.4 仿真及性能分析第46-50页
        4.4.1 性能评估指标第46-47页
        4.4.2 仿真平台及参数设置第47-48页
        4.4.3 仿真结果分析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基于功能故障模型的NoC邻节点故障感知容错路由算法第51-61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扩展的功能故障模型第51-54页
        5.2.1 原始功能故障模型的不足第51-53页
        5.2.2 功能故障模型扩展第53-54页
    5.3 路径优化的容错路由算法FNA-FR第54-57页
        5.3.1 嵌入的奇偶转弯模型第54-55页
        5.3.2 路径优化的容错路由算法FNA-FR第55-57页
    5.4 仿真及性能分析第57-60页
        5.4.1 仿真参数设置第57页
        5.4.2 仿真结果分析第57-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页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61-62页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第68-69页
    一、个人简历第68页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第68页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交易管理监控
下一篇:大型筒节车削系统关键部件变形与振动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