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应急处置与救援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3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2章 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故特性分析 | 第17-25页 |
2.1 城市地下空间概述 | 第17-18页 |
2.1.1 城市地下空间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城市地下空间分类 | 第17-18页 |
2.2 城市地下空间特点 | 第18-20页 |
2.2.1 城市地下空间的优点 | 第19页 |
2.2.2 城市地下空间的缺点 | 第19-20页 |
2.3 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故风险评估 | 第20-22页 |
2.3.1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 第20页 |
2.3.2 风险识别过程 | 第20-21页 |
2.3.3 风险识别内容 | 第21页 |
2.3.4 风险评价 | 第21-22页 |
2.4 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特性 | 第22-24页 |
2.4.1 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故特性 | 第22-23页 |
2.4.2 人员避难及逃生的不利因素 | 第23页 |
2.4.3 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故解析与对策 | 第25-35页 |
3.1 地铁火灾突发事故 | 第25-30页 |
3.1.1 地铁运营系统的特点 | 第25页 |
3.1.2 地铁突发事故致灾因子 | 第25-26页 |
3.1.3 韩国大邱地铁大火案例 | 第26-29页 |
3.1.4 地铁火灾事故防救对策及建议 | 第29-30页 |
3.2 水灾突发事故 | 第30-32页 |
3.2.1 台北地铁水灾案例 | 第30-31页 |
3.2.2 城市地下空间防洪救灾对策及建议 | 第31-32页 |
3.3 地下空间施工突发事故案例 | 第32-34页 |
3.3.1 地下施工事故原因分析 | 第33页 |
3.3.2 地下施工事故防救对策及建议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故应急管理方案 | 第35-49页 |
4.1 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 第35页 |
4.2 应急管理体系内容 | 第35-41页 |
4.2.1 应急预案 | 第36-38页 |
4.2.2 应急保障系统 | 第38-40页 |
4.2.3 应急组织机构 | 第40-41页 |
4.2.4 应急管理体系运作机制 | 第41页 |
4.3 地下商场火突发灾事故应急管理 | 第41-44页 |
4.3.1 信息获知阶段 | 第41-42页 |
4.3.2 有效反应阶段 | 第42页 |
4.3.3 重点应对阶段 | 第42-44页 |
4.3.4 快速恢复阶段 | 第44页 |
4.4 地铁火灾突发事故应急管理技术措施 | 第44-47页 |
4.4.1 通风排烟系统 | 第45页 |
4.4.2 消防系统 | 第45页 |
4.4.3 供电系统 | 第45-46页 |
4.4.4 综合监控系统 | 第46页 |
4.4.5 广播系统 | 第46页 |
4.4.6 电视监控系统 | 第46-47页 |
4.4.7 乘客资讯系统 | 第47页 |
4.5 毒气泄漏突发事故应急管理 | 第47-48页 |
4.6 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 第4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 | 第49-58页 |
5.1 通风排烟技术 | 第49-50页 |
5.1.1 排烟技术措施 | 第49-50页 |
5.1.2 进行排烟作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50页 |
5.2 应急疏散 | 第50-54页 |
5.2.1 应急疏散设计 | 第51页 |
5.2.2 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 | 第51-52页 |
5.2.3 应急疏散保障措施 | 第52-53页 |
5.2.4 踩踏事故应急处置 | 第53-54页 |
5.3 基于 GIS 的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构设 | 第54-57页 |
5.3.1 GIS 系统模块 | 第54-55页 |
5.3.2 基于 GIS 模块的应急响应过程 | 第55-57页 |
5.4 通信调度平台构想 | 第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