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大件运输公路桥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21页 |
2.1 大件运输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1 大件运输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2 大件运输与一般运输的主要差别 | 第16页 |
2.2 影响大件运输线路的主要因素 | 第16-19页 |
2.2.1 技术性因素 | 第17页 |
2.2.2 安全性因素 | 第17-19页 |
2.2.3 经济性因素 | 第19页 |
2.3 大件运输流程确定程序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陕西省南北大件运输公路桥梁调查分析 | 第21-40页 |
3.1 省内公路网现状 | 第21-22页 |
3.2 既有公路现状及运营状况 | 第22-25页 |
3.2.1 G210 线既有公路现状调查 | 第23-25页 |
3.3 公路平纵指标描述的归类 | 第25-26页 |
3.4 桥梁结构类型及跨径分类统计 | 第26-29页 |
3.4.1 G210 陕蒙界至西安豁口十字(K198+900~K915+625) | 第26-29页 |
3.5 影响桥梁承载力病害调查统计 | 第29-36页 |
3.5.1 影响梁(板)式桥梁承载力的病害 | 第29-33页 |
3.5.2 影响拱桥桥梁承载力的病害 | 第33-36页 |
3.6 沿线净空障碍物调查统计 | 第36-39页 |
3.6.1 沿线隧道现状 | 第36页 |
3.6.2 沿线跨线桥现状 | 第36-37页 |
3.6.3 国道 210 线道路收费站具体状况 | 第37-38页 |
3.6.4 沿线架空电力、电讯、交通标志、监控设施障碍物等现状 | 第38-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大件运输公路建设的要求及改建措施 | 第40-62页 |
4.1 大件运输对公路的技术要求 | 第40-56页 |
4.1.1 适应大件运输公路曲线半径与路面宽度的计算 | 第40-47页 |
4.1.2 满足净空要求的计算 | 第47-48页 |
4.1.3 通过大件运输车辆爬坡能力计算车辆克服的最大纵坡度 | 第48-56页 |
4.2 大件运输公路改建措施 | 第56-61页 |
4.2.1 相对高差较小半径小于 60m 路段的改建措施 | 第56页 |
4.2.2 相对高差较大曲线内侧需加宽的路段改建措施 | 第56-58页 |
4.2.3 小半径回头曲线的路段改建措施 | 第58-59页 |
4.2.4 纵坡度大于 6%的路段改建措施 | 第59-60页 |
4.2.5 小半径曲线桥梁前后路段内改建措施 | 第60-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桥梁检算方法及加固措施 | 第62-79页 |
5.1 梁板式桥梁检算方法 | 第62-71页 |
5.2 拱桥承载能力判定建议 | 第71-72页 |
5.3 桥梁加固方法 | 第72-78页 |
5.3.1 梁(板)式桥梁粘贴钢板加固法 | 第72-73页 |
5.3.2 梁(板)式桥梁粘贴碳纤维加固法 | 第73页 |
5.3.3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第73-75页 |
5.3.4 梁板式桥梁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 | 第75-76页 |
5.3.5 拱桥原拱圈下衬拱圈加固法 | 第76-77页 |
5.3.6 拱桥主拱圈新增拱肋 | 第77页 |
5.3.7 桥台结构加固法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大件运输其他障碍物处理方法 | 第79-83页 |
6.1 隧道净空不足的处理方法 | 第79页 |
6.2 跨线桥净空不足的处理方法 | 第79-80页 |
6.3 阻碍大件运输通过的收费站改造措施 | 第80页 |
6.4 沿线其他障碍物的处理方法 | 第80-8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83-86页 |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