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经营性高速公路收费定价标准调整研究--以广西自治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6-18页
        1.5.1 研究方法第16页
        1.5.2 论文框架第16-18页
第二章 经营性高速公路界定及特性第18-25页
    2.1 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界定第18-21页
        2.1.1 经营性高速公路的概念第18页
        2.1.2 经营性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第18-21页
    2.2 经营性高速公路的行业特性第21-23页
        2.2.1 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第21-22页
        2.2.2 行业风险小、回报率低第22页
        2.2.3 投入规模大、回收期长第22-23页
        2.2.4 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性第23页
        2.2.5 具有外部经济特性第23页
    2.3 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经营特性第23-25页
        2.3.1 经营管理整体效益比较突出第23-24页
        2.3.2 政企合作关系极为紧密第24页
        2.3.3 营业效益取决于通行费收入第24页
        2.3.4 经营资产具有特殊性第24-25页
第三章 经营性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现状分析第25-32页
    3.1 经营性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的概念界定第25-26页
    3.2 经营性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现状分析第26-32页
        3.2.1 国外经营性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现状分析第26-27页
        3.2.2 国内经营性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现状分析第27-32页
第四章 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的影响因素及方式分析第32-44页
    4.1 高速公路收费的概念第32页
    4.2 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2-40页
        4.2.1 影响因素类别第33-38页
        4.2.2 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第38-40页
        4.2.3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第40页
    4.3 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方式分析第40-44页
        4.3.1 高速公路定价主要方式第40-41页
        4.3.2 定价方式的比较第41-44页
第五章 经营性高速公路收费定价调整方法第44-53页
    5.1 国内外高速公路定价调整方法第44-48页
        5.1.1 国外高速公路定价方法研究第44-46页
        5.1.2 国内高速公路定价方法研究第46-48页
    5.2 高速公路定价调整原则第48-50页
        5.2.1 公平及效益原则第48页
        5.2.2 目标均衡原则第48-49页
        5.2.3 动态调整原则第49-50页
        5.2.4 差异性原则第50页
    5.3 定价调整方法第50-53页
        5.3.1 路段交通量预测第50-51页
        5.3.2 定价调整模型第51-53页
第六章 广西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实例分析第53-68页
    6.1 广西及省外高速公路定价现状分析第53-55页
    6.2 广西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必要性第55-62页
        6.2.1 广西经营性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现状分析第55-58页
        6.2.2 广西经营性高速公路营运效益情况分析第58-61页
        6.2.3 广西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的意义第61-62页
    6.3 广西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总体思路第62页
    6.4 广西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实施方案第62-66页
        6.4.1 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的前提条件第62页
        6.4.2 经营性高速定价调整方案的设计第62-65页
        6.4.3 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的程序第65-66页
    6.5 广西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应关注的问题与建议第66-68页
        6.5.1 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应关注的问题第66页
        6.5.2 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调整相关对策及建议第66-68页
结论第68-70页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68页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68-69页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南北大件运输公路桥梁调查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业组织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