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债权人代位权之概述 | 第11-14页 |
第一节 债权人代位权的基本含义及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债权人代位权的特征和性质 | 第12-14页 |
一、 债权人代位权的特征——债之相对性突破 | 第12页 |
二、 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存废之争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废除说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保留说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与强制执行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18-22页 |
一、 德国强制执行法相关制度介绍 | 第19页 |
二、 德国强制执行法相关制度与债权人代位权的异同 | 第19-21页 |
三、 代位执行制度与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比较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分析 | 第22-28页 |
第一节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特点及其立法逻辑分析 | 第23-25页 |
一、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特点 | 第23-25页 |
二、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特点的立法逻辑分析 | 第25页 |
第二节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立法考证 | 第25-27页 |
第三节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第28-47页 |
第一节 债权人代位权受偿规则的回归 | 第28-34页 |
一、 直接受偿规则的利弊分析 | 第29-30页 |
二、 入库规则的利弊分析 | 第30-32页 |
三、 “直接受偿规则”与“入库规则”的取舍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债权人代位权客体的扩张 | 第34-41页 |
一、 案例介绍————华夏银行诉余忠案 | 第34-36页 |
二、 债权人代位权客体范围的辨析 | 第36-37页 |
三、 代位权客体范围讨论 | 第37-41页 |
四、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客体范围的扩张 | 第41页 |
第三节 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要件分析 | 第41-45页 |
一、 债务人已陷于迟延 | 第41-42页 |
二、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 | 第42-43页 |
三、 债权人有保全的必要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新发展——代位权的他用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