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非线性物理学论文--混沌理论论文

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混沌研究

图目录第6-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混沌的基本理论第11-12页
        1.1.1 混沌基本定义第11页
        1.1.2 混沌运动特征第11-12页
    1.2 光学双稳态现象综述第12-13页
        1.2.1 光学双稳态系统现象第12-13页
        1.2.2 主要的光学双稳态类型第13页
    1.3 光学双稳态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1 光学双稳态现象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2 光学双稳态的广泛应用研究第14-15页
        1.3.3 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声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稳定性分析第17-25页
    2.1 声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基本理论第17-18页
    2.2 输入光强对声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18-22页
        2.2.1 周期一状态第18-19页
        2.2.2 周期二状态第19-21页
        2.2.3 系统随输入光强变化的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第21-22页
    2.3 驱动源的偏压对声光混合型双稳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第22-23页
    2.4 放大器偏压对声光混合型双稳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稳定性分析第25-39页
    3.1 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基本理论第25-26页
    3.2 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26-27页
    3.3 消光系数对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第27-35页
        3.3.1 周期一状态第27-29页
        3.3.2 周期二状态第29-31页
        3.3.3 周期三状态第31-33页
        3.3.4 多周期状态第33页
        3.3.5 系统随 k 变化的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第33-35页
    3.4 输入光强对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第35-36页
    3.5 偏置电压对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第36-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延迟反馈法实现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控制第39-47页
    4.1 延迟反馈控制理论第39-40页
    4.2 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控制第40-44页
        4.2.1 系统参数连续反馈控制第40-42页
        4.2.2 系统变量连续反馈控制第42-44页
    4.3 声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控制第44-45页
        4.3.1 系统参数连续反馈控制第44-45页
        4.3.2 系统变量连续反馈控制第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混沌控制和同步研究第47-57页
    5.1 改进后主动-被动同步法第47-48页
    5.2 单向驱动方法实现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混沌控制和同步研究第48-53页
        5.2.1 单向驱动方法实现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控制第49页
        5.2.2 单向驱动方法实现声光对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控制第49-50页
        5.2.3 单向驱动方法实现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同步第50-51页
        5.2.4 单向驱动方法实现声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控制第51-52页
        5.2.5 单向驱动方法实现电光对声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控制第52-53页
        5.2.6 单向驱动方法实现声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混沌同步第53页
    5.3 驱动-耦合方法实现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混沌同步研究第53-56页
        5.3.1 驱动-耦合方法实现电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混沌同步第54-55页
        5.3.2 驱动-耦合方法实现声光混合型光学双稳态系统的混沌同步第55-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式球面退化格网模型与空间数据表达
下一篇:基于工作嵌入的企业研发人员保持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