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导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1.2.1 国外学者对于家庭消费和储蓄理论的文献 | 第9-11页 |
1.2.2 国内学者对于家庭消费和储蓄理论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本文框架 | 第12-13页 |
二、我国家庭的收入和财富状况对消费储蓄的影响 | 第13-18页 |
2.1 我国家庭间收入和财富不均衡对家庭消费和储蓄影响颇大 | 第13-15页 |
2.2 我国城市高房价对居民消费和储蓄影响显著 | 第15-17页 |
2.3 我国家庭资产选择配置行为 | 第17-18页 |
三、家庭消费和储蓄理论发展 | 第18-26页 |
3.1 家庭消费储蓄理论发展 | 第18-22页 |
3.1.1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和杜森贝里相对收入假说 | 第18-19页 |
3.1.2 莫迪利安尼和弗里德曼额生命周期-永久收入假说 | 第19-21页 |
3.1.3 引入随机游走的消费理论 | 第21页 |
3.1.4 引入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的消费理论 | 第21-22页 |
3.2 家庭跨期消费理论模型构建 | 第22-26页 |
3.2.1 家庭跨期消费一般模型 | 第22页 |
3.2.2 引入不确定性的家庭跨期消费一般模型 | 第22-24页 |
3.2.3 引入异质性个体的家庭跨期消费一般模型 | 第24-26页 |
四、家庭跨期消费决策模型构建 | 第26-55页 |
4.1 家庭跨期消费一般模型 | 第26-27页 |
4.2 包含房地产的家庭跨期消费最优模型 | 第27-55页 |
4.2.1 基准模型 | 第27-39页 |
4.2.2 基准模型求解 | 第39-41页 |
4.2.3 基准模型结果分析 | 第41-55页 |
五、本文结论与不足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