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引言 | 第8-10页 |
1.2 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 | 第10-15页 |
1.2.1 实现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措施 | 第10-13页 |
1.2.2 汽油机稀薄燃烧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5页 |
1.3 稀燃汽油机排放控制 | 第15-19页 |
1.3.1 汽油机排放物产生机理 | 第15-17页 |
1.3.2 汽油机稀燃与当量比下排放控制比较 | 第17-19页 |
1.4 稀燃汽油机数值模拟 | 第19-21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2页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稀燃汽油机及后处理器模型建立 | 第22-35页 |
2.1 汽油机数值模型搭建 | 第22-26页 |
2.1.1 汽油机运行主要特征 | 第22页 |
2.1.2 汽油机准维模型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 汽油机模型主要参数及搭建 | 第26-28页 |
2.3 汽油机后处理模型搭建 | 第28-34页 |
2.3.1 TWC 后处理器模型搭建 | 第28-30页 |
2.3.2 LNT 后处理器模型搭建 | 第30-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稀燃汽油机经济性分析 | 第35-54页 |
3.1 稀燃汽油机试验改制与模型验证 | 第35-37页 |
3.1.1 试验仪器与装置 | 第35-37页 |
3.1.2 模型验证 | 第37页 |
3.2 基于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7-52页 |
3.2.1 工质绝热指数对指示效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2 压缩膨胀功对指示效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3 传热对指示效率的影响 | 第41-45页 |
3.2.4 燃烧效率对指示效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5 燃烧持续时间对指示效率的影响 | 第46-48页 |
3.2.6 压缩比对指示效率的影响 | 第48-51页 |
3.2.7 指示效率变化特征综合分析 | 第51-5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稀薄燃烧汽油机排放性能分析 | 第54-62页 |
4.1 试验方法及验证 | 第54-55页 |
4.2 前端 TWC 对 LNT 氮氧化物净化能力影响 | 第55-61页 |
4.2.1 稀燃工况下 TWC 对 LNT 氮氧化物吸附影响 | 第55-56页 |
4.2.2 浓燃过程中 TWC 对 LNT 氮氧化物脱附过程影响 | 第56-58页 |
4.2.3 TWC 对 LNT 稀浓燃时间长短选择的影响 | 第58-60页 |
4.2.4 TWC 对 LNT 在吸附位失效后 NOx 转化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