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2.1 纳税筹划的概念及特征 | 第13-16页 |
2.1.1 纳税筹划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纳税筹划与逃避缴纳税款、逃税、避税的区别 | 第13-14页 |
2.1.3 纳税筹划的特征 | 第14-16页 |
2.2 企业纳税筹划的原则 | 第16-17页 |
2.2.1 合法原则 | 第16页 |
2.2.2 整体原则 | 第16页 |
2.2.3 经济原则 | 第16页 |
2.2.4 适时调整原则 | 第16-17页 |
2.3 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技术 | 第17-19页 |
2.3.1 充分运用税收优惠减免技术 | 第17-18页 |
2.3.2 分割技术 | 第18页 |
2.3.3 延期纳税技术 | 第18页 |
2.3.4 税负转嫁技术 | 第18-19页 |
第三章 AT 公司税负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3.1 企业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3.1.1 企业简介 | 第19页 |
3.1.2 企业的经营特点 | 第19-20页 |
3.2 AT 公司税负分析 | 第20-24页 |
3.2.1 AT 公司涉税业务及税种 | 第20-21页 |
3.2.2 AT 公司近四年税负分析 | 第21-24页 |
3.3 AT 公司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3.1 纳税筹划意识淡薄 | 第24页 |
3.3.2 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 第24页 |
3.3.3 缺乏整体的纳税筹划思路 | 第24-25页 |
第四章 AT 公司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5-28页 |
4.1 AT 公司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4.1.1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 第25页 |
4.1.2 增强纳税意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第25页 |
4.1.3 规范经营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 第25页 |
4.1.4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 第25-26页 |
4.1.5 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26页 |
4.2 AT 公司纳税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8页 |
4.2.1 国家允许并且提倡企业开展纳税筹划 | 第26页 |
4.2.2 国家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提供了保障 | 第26页 |
4.2.3 现有的税收环境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创造了条件 | 第26-27页 |
4.2.4 国家对于税收的差别待遇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 | 第27页 |
4.2.5 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有利于开展纳税筹划 | 第27-28页 |
第五章 AT 公司的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第28-40页 |
5.1 AT 公司纳税筹划的目标 | 第28-29页 |
5.1.1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 第28页 |
5.1.2 实现涉税零风险 | 第28页 |
5.1.3 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 第28页 |
5.1.4 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 第28页 |
5.1.5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 第28-29页 |
5.2 AT 公司纳税筹划的方案设计 | 第29-40页 |
5.2.1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 第29-33页 |
5.2.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 第33-37页 |
5.2.3 营业税的纳税筹划 | 第37-40页 |
第六章 AT 公司实施纳税筹划的保障措施 | 第40-42页 |
6.1 注重纳税筹划人才的培养 | 第40页 |
6.2 巧妙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 第40-41页 |
6.3 加强纳税筹划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41页 |
6.4 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 | 第41-4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