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角膜反射的非接触式视觉追踪技术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基于回归的视觉追踪技术第11-12页
        1.2.2 基于模型的视觉追踪技术第12-14页
        1.2.3 其他方法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5-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人眼区域定位第17-22页
    2.1 人眼区域定位概述第17-18页
    2.2 明暗瞳孔定位第18-19页
    2.3 基于灰度分布特征的定位第19-21页
        2.3.1 人眼直方图分析第19-20页
        2.3.2 人眼 ROI 区域确定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视线参数提取第22-33页
    3.1 视线参数第22页
    3.2 角膜反射光斑提取第22-27页
        3.2.1 单光源情况下的光斑提取第22-23页
        3.2.2 多光源下的光斑提取第23-24页
        3.2.3 基于 BFS 算法和几何特征的光斑提取第24-27页
    3.3 瞳孔检测及瞳孔椭圆拟合第27-31页
        3.3.1 常用瞳孔检测方法第27-28页
        3.3.2 直接最小二乘瞳孔拟合第28-29页
        3.3.3 最小二乘循环瞳孔拟合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4章 视线方向计算模型第33-42页
    4.1 交比不变原理第33-34页
    4.2 基于交比的注视点计算模型第34-37页
    4.3 注视点校准算法第37-41页
        4.3.1 光源参照校准法第37-38页
        4.3.2 屏幕参照校准法第38-39页
        4.3.3 动态自适应校准法第39-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实时视觉追踪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2-54页
    5.1 实验环境第42-43页
    5.2 实验系统第43-44页
    5.3 精度评测实验第44-49页
        5.3.1 不同方法的精度对比分析第45-48页
        5.3.2 校准点数量对精度的影响第48-49页
    5.4 应用实验第49-53页
        5.4.1 注意力分析第49-52页
        5.4.2 视线操作第52-53页
    5.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TE下行资源调度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面向安全基因匹配的整数全同态加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