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导论 | 第11-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视角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精髓探究 | 第14-20页 |
第一节 环境公民诉讼的建制背景 | 第14-17页 |
一、 纠正环保主体恶性互动——政府执法不足的必然要求 | 第14-16页 |
二、 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的创设——有效执法方案的助推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环境公民诉讼的精髓——私体执法对公体执法的补充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法定限制因素:理解环境公民诉讼精髓的关键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环境公民诉讼法定限制因素概述 | 第20-22页 |
一、 环境公民诉讼法定限制因素之必要性分析 | 第20-21页 |
二、 环境公民诉讼法定限制因素的内涵及特征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环境公民诉讼法定限制因素的分类 | 第22-24页 |
一、 法律主体限制 | 第22-23页 |
二、 前置程序限制 | 第23页 |
三、 其他法定限制因素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法定限制因素之于私体执法和公体执法的平衡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起诉资格限制的演变及启示 | 第27-44页 |
第一节 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起诉资格概述 | 第27-31页 |
一、 原告起诉资格的一般规定 | 第27-28页 |
二、 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起诉资格对《宪法》第 3 条的突破 | 第28-29页 |
三、 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起诉资格限制的判例法演变 | 第29-30页 |
四、 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起诉资格限制演变的实质 | 第30-31页 |
第二节 20 世纪 70 年代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起诉资格的扩张 | 第31-35页 |
一、 原告起诉资格扩张的背景 | 第31-32页 |
二、 “事实上的损害”标准在环保领域的探路 | 第32-33页 |
三、 “事实上的损害”标准的界定及评价 | 第33-34页 |
四、 “事实上的损害”标准推动私体执法 | 第34-35页 |
第三节 20 世纪 90 年代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起诉资格的限缩 | 第35-40页 |
一、 原告起诉资格限缩的背景 | 第35-37页 |
二、 “三要件”标准在环境公民诉讼中的适用 | 第37-38页 |
三、 “三要件”标准过度限制私体执法 | 第38-40页 |
第四节 21 世纪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起诉资格的逐渐放宽 | 第40-43页 |
一、 原告起诉资格逐渐逐渐放宽的背景 | 第40-41页 |
二、 “三要件”标准的放宽解释在环境公民诉讼中的适用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法定限制因素之前置程序 | 第44-58页 |
第一节 前置程序的必要性——私体执法和公体执法冲突的“缓解剂” | 第44-47页 |
一、 前置程序的立法背景 | 第44-45页 |
二、 前置程序的一般规定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诉前通知期”限制——时间上的“缓解剂” | 第47-50页 |
一、 “诉前通知期”的内涵 | 第47-48页 |
二、 “诉前通知”的具体操作 | 第48页 |
三、 “诉前通知期”——理解补充性手段的关键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勤勉履职诉讼禁止”——时序上的“缓解剂” | 第50-55页 |
一、 “勤勉履职诉讼禁止”立法背景——参议院与众议院的妥协 | 第50-51页 |
二、 “勤勉履职诉讼禁止”的例外——“不充分”履职 | 第51-52页 |
三、 勤勉履职中“不充分”履职的判定——结合地球之友诉兰德罗案的分析 | 第52-53页 |
四、 勤勉履职是否阻断公民诉讼的判定原则 | 第53-55页 |
第四节 前置程序限制之启示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