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的程序正义及其实现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1-14页
第一章 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基础理论第14-26页
    第一节 行政决策的内涵解读第14-17页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第14-16页
        二、行政决策的特征第16-17页
    第二节 程序正义的界定及其分类第17-19页
        一、程序正义的界定第17-18页
        二、程序正义的分类第18-19页
    第三节 程序正义的宪政价值第19-22页
        一、体现为一种法律手段,旨在制约公共权力第20页
        二、体现为一种法治模式,旨在实现社会正义第20-21页
        三、体现为一种社会理想,旨在保障基本人权第21-22页
    第四节 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核心要素第22-26页
        一、程序的开放性第22-23页
        二、程序的参与性第23-24页
        三、程序的中立性第24页
        四、程序的效率性第24-26页
第二章 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现实考量第26-36页
    第一节 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现状与不足第26-32页
        一、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现状第27-29页
        二、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不足第29-32页
    第二节 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不足的原因第32-36页
        一、传统文化中程序理念的缺失第32-33页
        二、对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漠视第33-35页
        三、相关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的欠缺第35-36页
第三章 西方代表国家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第36-45页
    第一节 西方代表国家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实践模式第36-41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程序正义模式第36-39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程序正义模式第39-41页
    第二节 西方代表国家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实践的启示第41-45页
        一、注重程序的价值第41-42页
        二、强调实质上的公众参与第42-43页
        三、建构完整的程序制度第43-45页
第四章 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程序正义的重构第45-54页
    第一节 确立程序正义的理念第45-47页
        一、重新铸造法的品性第45-46页
        二、全面认识程序的独立性意义第46-47页
    第二节 强化民主宪政体制下的公众参与第47-50页
        一、扩大公众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第48-49页
        二、拓展公众参与方式的多样性第49页
        三、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有效性第49-50页
    第三节 加强程序正义的制度建设第50-54页
        一、公开制度第50页
        二、决策咨询制度第50-51页
        三、听证制度第51页
        四、评估与反馈制度第51-52页
        五、监督制度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2C网络购物模式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淘宝网为例
下一篇:农村留守青少年亲情缺失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