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个案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12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23页 |
(一) 小学生学习习惯研究的数据统计 | 第12-13页 |
(二) 小学生学习习惯研究的研究内容 | 第13-20页 |
1. 对学习习惯内涵的界定 | 第13-14页 |
2. 对良好学习习惯重要性的说明 | 第14-15页 |
3. 对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描述 | 第15-17页 |
4. 对学习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17-18页 |
5. 对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探究 | 第18-20页 |
(三) 小学生学习习惯研究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四) 对已有研究的总评析 | 第21-23页 |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3-34页 |
(一) 研究设计 | 第23-26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二) 研究实施 | 第26-34页 |
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6-27页 |
2. 进入研究现场 | 第27-29页 |
3. 研究过程 | 第29-31页 |
4. 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 第31-34页 |
四、学习习惯养成的五个阶段 | 第34-50页 |
(一) 学习习惯养成的“难以控制”阶段 | 第34-37页 |
1. 这个女孩很“特别” | 第34-35页 |
2. “难以控制”阶段的主要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二) 学习习惯养成的“直接强化”阶段 | 第37-40页 |
1. 老师点到我的名字 | 第37-38页 |
2. “直接强化”阶段的主要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三) 学习习惯养成的“替代强化”阶段 | 第40-43页 |
1. 老师表扬了他 | 第40-41页 |
2. “替代强化”阶段的主要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四) 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从众”阶段 | 第43-46页 |
1. 我应该跟大家一样 | 第43-45页 |
2. “自觉从众”阶段的主要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45-46页 |
(五) 学习习惯养成的“相对稳定”阶段 | 第46-50页 |
1. 我的学习我做主 | 第46-47页 |
2. “相对稳定”阶段的主要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47-50页 |
五、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特殊”现象 | 第50-55页 |
(一) “跳跃式进步” | 第50-52页 |
1. 我是少先队员了 | 第50-51页 |
2. “跳跃式进步”出现的原因 | 第51-52页 |
(二) “突然性归零” | 第52-55页 |
1. 今天去秋游 | 第52-53页 |
2. “突然性归零”出现的原因 | 第53-55页 |
六、研究结论 | 第55-63页 |
(一) 女孩G的学习习惯养成过程及特点 | 第55-57页 |
1. 学习习惯养成过程的阶段性 | 第56页 |
2. 学习习惯养成过程的反复性 | 第56页 |
3. 各级学习习惯养成过程的差异性 | 第56-57页 |
(二) 女孩G学习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57-59页 |
1. 自身因素 | 第57页 |
2. 教师因素 | 第57页 |
3. 同伴群体 | 第57-58页 |
4. 环境因素 | 第58页 |
5. 家庭因素 | 第58-59页 |
(三) 女孩G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控措施 | 第59-63页 |
1. 研究者的干预措施 | 第59-60页 |
2. S老师采取的有效措施 | 第60-63页 |
七、研究反思 | 第63-65页 |
(一) 资料收集过程的反思 | 第63页 |
(二)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反思 | 第63-64页 |
(三) 研究伦理的反思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附录一:学生课堂观察记录表 | 第68-70页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第70-73页 |
附录三:学习习惯儿歌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