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21页
    (一) 问题提出第9-13页
        1. 对传统文化教育现代价值的追问第9-10页
        2. 对《语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第10-11页
        3. 对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探寻第11-12页
        4. 现有研究的缺失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 寻找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发展趋势第13页
        2. 探求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变化的可能因素第13页
        3. 提供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分析框架第13-14页
        4. 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第14页
    (三) 研究综述第14-21页
        1. 关于研究内容第14-17页
        2. 关于研究方法论第17-19页
        3. 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启示第19-21页
一、研究设计第21-24页
    (一) 文本选择第21页
    (二)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 频度统计法第22页
        2. 内容分析法第22页
        3. 比较研究法第22-23页
    (三) 技术路线第23-24页
二、分析框架第24-30页
    (一) 前人的分析类目第24-28页
        1.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第24-25页
        2. 教科书之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分析框架第25-28页
        3. 传统伦理道德类目第28页
    (二)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28-30页
三、文本分析第30-57页
    (一) 外显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第30-39页
        1. 古诗词第30-33页
        2. 古代寓言故事第33-35页
        3. 古代人物故事第35-37页
        4. 传统技艺第37-38页
        5. 传统节日第38-39页
    (二) 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第39-57页
        1. 公忠第39-41页
        2. 仁爱第41-44页
        3. 诚信第44-46页
        4. 廉洁第46-47页
        5. 礼让第47-49页
        6. 孝慈第49-51页
        7. 勤俭第51-54页
        8. 勇敢第54-55页
        9. 刚直第55-57页
四、结论与分析第57-66页
    (一)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外显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之共性与嬗变第57-61页
        1. 改革开放以来,重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第57-58页
        2. 建国初期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类选文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第58-59页
        3. 古诗词和古代人物故事是主要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第59-60页
        4. 教科书对传统民俗文化关注度不够第60-61页
    (二) 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之共性与嬗变第61-66页
        1. 教科书中内隐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是深层的“传统”第61-62页
        2. 从强调“公忠”到注重“仁爱”第62-63页
        3. “诚信”和“孝慈”地位显著提升第63-64页
        4. 由“大论述”到“小论述”第64-66页
五、反思与建议第66-72页
    (一) 反思第66-69页
        1. 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变迁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的变迁第66-67页
        2. 《语文》教科书过度强调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的传统道德规范第67-69页
        3. 教科书中理想道德对基础修养的僭越第69页
    (二) 建议第69-72页
        1. 稳定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在教科书中的地位第70页
        2. 优化传统文化教育要素的呈现方式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XMPP推送的Android个性化信息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