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绝缘材料、电介质及其制品论文--固体电介质论文--纤维绝缘材料及其制品论文

温度及电场对油浸绝缘纸微观特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的学术和实用意义第10-11页
    1.2 分子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计算量子化学模拟第11页
        1.2.2 分子力学模拟第11-12页
        1.2.3 蒙特卡洛模拟第12页
        1.2.4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12-13页
    1.3 油纸绝缘介质的试验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油纸绝缘介质的力学性能研究第13页
        1.3.2 水分对油纸绝缘介质影响的研究第13-14页
    1.4 绝缘纸介质主要成分—纤维素的分子模拟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1 纤维素结构的分子模拟研究现状第15页
        1.4.2 纤维素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热场作用下纤维素的分子模拟研究现状第16页
    1.6 电场作用下的分子模拟研究现状第16-17页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2 绝缘纸微观特性的分子动力学基础第20-30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础第20-24页
        2.2.1 分子动力学的基本思想第20页
        2.2.2 分子动力学的力场第20-21页
        2.2.3 分子动力学的基本算法第21-23页
        2.2.4 分子动力学的系综第23-24页
    2.3 分子动力学特性第24-26页
        2.3.1 链运动第24-25页
        2.3.2 扩散系数第25页
        2.3.3 径向分布函数第25-26页
    2.4 静态力学特性第26-27页
    2.5 氢键作用特性第27页
    2.6 玻璃转化特性第27-28页
    2.7 电介质极化特性第28-30页
3 温度对油浸绝缘纸微观特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30-44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模型建立及模拟细节第30-32页
        3.2.1 模型建立第30-31页
        3.2.2 模拟细节设置第31-32页
    3.3 模拟体系能量变化分析第32-34页
    3.4 玻璃转化温度的确定第34页
    3.5 动力学特性分析第34-38页
        3.5.1 纤维素链运动第35-37页
        3.5.2 小分子扩散第37-38页
        3.5.3 径向分布第38页
    3.6 静态力学特性分析第38-39页
    3.7 不同温度下微观特性的关联机制第39-43页
    3.8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电场对油浸绝缘纸纤维素屈服及水分扩散特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44-60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强电场作用下纤维素单链及纤维素多链的屈服行为特性研究第44-47页
        4.2.1 模型建立及模拟细节第45页
        4.2.2 微观屈服形态分析第45-47页
    4.3 不同电场作用下绝缘纸晶区表面水分子扩散特性的动力学模拟第47-54页
        4.3.1 模型建立及模拟细节第47-48页
        4.3.2 极化形态分析第48-51页
        4.3.3 水分子扩散系数分析第51-53页
        4.3.4 相互作用能分析第53-54页
    4.4 不同电场作用下绝缘纸无定形区水分子扩散特性的动力学模拟第54-58页
        4.4.1 模型建立及模拟细节第54-55页
        4.4.2 扩散系数分析第55-56页
        4.4.3 相互作用能分析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5 绝缘纸纤维素晶区断裂度、聚合度与机械强度关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60-68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模型建立及模拟细节第60-62页
        5.2.1 模型建立第60-62页
        5.2.2 模拟细节设置第62页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62-67页
        5.3.1 静态力学特性及其相关分析第62-64页
        5.3.2 聚合度、断裂度与机械强度关系分析第64-65页
        5.3.3 纤维素链运动分析第65-66页
        5.3.4 氢键分析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附录第80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0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雾中棒板短空气间隙放电特性与放电机理分析
下一篇:永磁交流伺服精密传动系统机电耦合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