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高电压绝缘技术论文--环境对绝缘的影响论文

自然雾中棒板短空气间隙放电特性与放电机理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湿度对空气间隙放电的研究第10-11页
        1.2.2 空气间隙中存在悬浮体时的电场和放电研究第11-13页
        1.2.3 雾对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影响的研究第13-15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试验装置、方法及试验布置第16-24页
    2.1 试验装置第16-23页
        2.1.1 模拟试验装置及布置第16-18页
        2.1.2 雾发生装置及雾水电导率的测量第18-20页
        2.1.3 现场试验装置及布置第20-22页
        2.1.4 大气参数的测量第22页
        2.1.5 棒电极试品第22-23页
    2.2 试验加压方式第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雾对短空气间隙放电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24-32页
    3.1 雾影响短空气间隙放电的主要宏观因素特征第24-27页
        3.1.1 雾的水含量与能见度第24-25页
        3.1.2 雾水电导率第25-26页
        3.1.3 雾水温度第26-27页
        3.1.4 雾滴凝结形成的水滴第27页
    3.2 雾影响短空气间隙放电的微观因素分析第27-31页
        3.2.1 碰撞电离及碰撞电离系数第27-28页
        3.2.2 吸附过程及有效附着系数第28-30页
        3.2.3 带电粒子的复合、迁移过程第30-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模拟雾中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研究第32-45页
    4.1 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试验结果第32-35页
        4.1.1 绝对湿度对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电压影响第32-33页
        4.1.2 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试验结果及试验条件第33-35页
    4.2 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试验结果分析第35-40页
        4.2.1 雾的水含量对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电压的影响第35-37页
        4.2.2 雾水电导率对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电压的影响第37-39页
        4.2.3 雾水温度对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电压的影响第39-40页
    4.3 雾中电极表面凝露对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电压的影响第40-44页
        4.3.1 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电场仿真的基本模型与相关假设第41-42页
        4.3.2 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电场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2-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自然雾中短空气间隙交(直)流放电特性第45-55页
    5.1 自然雾环境下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第45-50页
        5.1.1 无雾环境下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45-46页
        5.1.2 自然雾中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试验结果及试验条件第46-48页
        5.1.3 自然雾中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电压校正第48-49页
        5.1.4 风速对棒-板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电压的影响第49-50页
    5.2 自然雾环境下棒-板短空气间隙正极性直流放电特性第50-54页
        5.2.1 无雾环境下棒-板短空气间隙正极性直流放电电压及其校正第50-52页
        5.2.2 自然雾中棒-板短空气间隙正极性直流放电电压及其校正第52-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1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及获得的奖励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氨基酸模式及来源对大黄鱼(Larmichthys crocea)稚鱼生长、存活、消化酶活力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温度及电场对油浸绝缘纸微观特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