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良性发展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良性态势 | 第11-12页 |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11-12页 |
二、注重开发课程资源 | 第12页 |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 第12-17页 |
一、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 第12-14页 |
二、教学方法实现科学化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寻找影响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因素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材的版本 | 第17-18页 |
一、初中语文教材 | 第17页 |
二、编排体系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 | 第18-25页 |
一、教师——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管理者 | 第18-20页 |
二、学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创造者 | 第20-22页 |
三、初中生审美心理特征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研究创设有效教学设计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有效教学准备 | 第25-28页 |
一、有效解读教材 | 第25-27页 |
二、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 第28-30页 |
一、有效性课堂阅读 | 第28-29页 |
二、有效性课堂作文训练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有效性课堂赏析 | 第30-31页 |
一、导入——营造审美气氛 | 第30页 |
二、设问——激发赏析情趣 | 第30页 |
三、详解——明确鉴赏倾向 | 第30-31页 |
四、总结——提升审美体验 | 第31页 |
五、诵读——积累审美经验 | 第31页 |
六、讨论——延伸审美感受 | 第31页 |
第四节 有效评价体系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有效性的教学设计实践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古诗文教学案例 | 第33-37页 |
(一) 回味生活,再现情景 | 第33页 |
(二) 速读导入,解题设疑 | 第33-34页 |
(三) 初读诗歌,体会感情,了解梗概 | 第34页 |
(四) 精读课文,升华情感,联想和想象中引导探究 | 第34-36页 |
(五) 拓展送别之审美情感的迁移感受 | 第36页 |
(六) 板书设计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课堂作文教学有效性设计案例 | 第37-40页 |
一、室内课堂教学 | 第37-38页 |
二、室外课堂观察教学 | 第38-40页 |
总结 | 第40-4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