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9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2 研究现状综述简析 | 第17-19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量需求预测 | 第21-34页 |
2.1 需求预测的总体原则与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2 基于灰色理论的港口吞吐量预测模型 | 第22-27页 |
2.2.1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灰色理论模型 | 第23-24页 |
2.2.3 灰色理论模型的检验 | 第24-27页 |
2.3 基于替代率指标的LNG气量转换计算 | 第27-33页 |
2.3.1 港口吞吐量与燃油使用量比例关系分析 | 第27-29页 |
2.3.2 沿海港口船舶使用LNG对比燃料油的替代率指标 | 第29页 |
2.3.3 应用实例 | 第29-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站规划选址 | 第34-46页 |
3.1 规划选址原则 | 第34页 |
3.2 基于供需平衡理论的LNG加注站规模与数量规划 | 第34-40页 |
3.2.1 加注方式与加注规模设计 | 第35-39页 |
3.2.2 岸基式LNG加注站与水上加注船数量组合 | 第39-40页 |
3.3 基于重心法原理的LNG水上加注锚点选址 | 第40-43页 |
3.3.1 重心法理论 | 第41页 |
3.3.2 重心法模型 | 第41-42页 |
3.3.3 重心法模型的改进 | 第42-43页 |
3.4 利用坐标转换软件与谷歌地图进行选址确认与显示 | 第43-45页 |
3.5 初选址优化 | 第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站规划选址评价 | 第46-53页 |
4.1 评价原则 | 第46-47页 |
4.2 评价方法 | 第47-48页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7-48页 |
4.2.2 专家咨询法 | 第48页 |
4.3 评价指标 | 第48-49页 |
4.4 结合专家咨询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规划选址评价 | 第49-52页 |
4.4.1 评价流程 | 第49-50页 |
4.4.2 评价模型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大连港LNG船舶加注站规划选址与评价 | 第53-74页 |
5.1 城市概况 | 第53-54页 |
5.1.1 城市性质 | 第53页 |
5.1.2 人口与规模 | 第53-54页 |
5.1.3 社会经济 | 第54页 |
5.2 大连港港口规划、码头岸线及吞吐量 | 第54-58页 |
5.3 大连港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站规划选址与评价 | 第58-73页 |
5.3.1 气量需求预测计算 | 第58-65页 |
5.3.2 岸基式LNG加注站及水上加注船规模数量 | 第65-66页 |
5.3.3 重心法初选址与优化 | 第66-71页 |
5.3.4 方案评价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页 |